在广汽菲亚特,男职工下班后,组织打一场激烈篮球赛是常有的事。这样既培养了团队意识,又强健了体魄。相比之下,女职工的业余生活相对较“宅”,获得的快乐相对较少。企业供图
红网长沙县4月10日讯(实习记者 蒋云侠) 经常面对两班倒的熬夜加班,经常面对增加订单量的任务要求,经常面对上司不留情面的训斥……一线员工所遭遇的“经常式”待遇,相信很多人都感同身受。作为一个企业里不可被忽视的群体,他们的感受却最容易被忽视。
由于现代企业大量采用流水线作业,工人长期从事单一重复的工作,易身心俱疲,并产生精神焦虑与抑郁。他们如何排解压力,适应工作节奏?记者走近园区一线工作者,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
被早退、被休假、被扣分
被早退、被休假、被扣分……一系列的问题,暴露出一线工人的弱势地位。
小陈目前是一位待业者,半年前从园区某企业辞工。谈到辞职原因,小陈说不是因为工资原因,而是公司的僵硬管理让他难以接受。他举了个例子,“公司规定一天只能上两次厕所,而且还需要向上级汇报,限时15分钟。”在他看来,这属完全机械化管理,太过不近人情。
与小陈同样抱怨的还有吴先生。家住武汉的吴先生,原本在武汉一家酒厂上班。“朋友跟我说经开区这边企业多,发展前途大,我就跟过来了。”可在这家企业待了将近3个月的时间后,“五天被休两天”却是常有的事。“老婆去年生了二胎,家里负担很重。”对于急需用钱的吴先生来说,希望多上班多拿工资,“被休假”严重打击其工作积极性。
男职工较女职工更易快乐
湘绣苑小区是经开区设立的产业工人集中居住小区,1516套房子居住着广汽菲亚特、广汽三菱、蓝思科技等企业将近3000名员工。下午5点的湘绣苑,走动的人还不多。
“你快乐吗?”记者随机采访多名一线员工,得到的肯定回答寥寥无几。在受访者中,女职工感觉快乐的人数较男职工要少。
小苏是广汽三菱生产部的一名员工。尽管已经下班,可是灰色调工装服还套在身上,记者到来时,他正埋头玩着手机游戏。“怎么不出去走走?”记者的一句话,让小苏视线短暂离开了手机屏幕。每天下班后就待在宿舍对着手机,这已经成为了他的业余生活。“这样快乐吗?”当记者问到快乐二字时,这个年仅19岁的小伙子满脸疑惑。或许,快乐于他而言就是能够每天早点下班,早点让他玩游戏。
记者随后又采访了多位男职工,发现他们的快乐获取方式更为简单。打球、唱歌、玩游戏,都可以让他们暂时忘却工作的辛劳。相较而言,女职工在工作上的不快乐情绪更容易蔓延至生活中。
记者敲开一间女生宿舍的房门,开门的是位睡眼惺忪的中年女工。记者询问得知,她姓杨,是蓝思科技丝印部的员工,“天天盯着玻璃看,这就是我的工作任务。”谈起工作,杨女士一肚子苦水。“我没有时间逛街,没有时间回去看孩子。”在杨女士看来,上班将她所有的业余时间都剥夺去了。“下班抓紧时间睡觉,因为马上又要上班。”因此,对杨女士而言,快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排压需员工和企业共同努力
何谓快乐?快乐是外部事物带给人内心的愉悦、安详、平和、满足的心理状态。近年来,国内不同群体内的精神患者和自杀事件呈上升趋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尽管原因比较复杂,但心理压抑、焦虑、迷惘,生活得不快乐,是主要原因。
如何让劳动成为快乐之源,让快乐成为劳动的动力,这是员工自己以及企业管理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对于员工来说,更重要的还是自身心态的转变。将近不惑之年的刘先生,目前在广汽菲亚特上班。当过司机、建筑工、厨师……他笑言,自己虽然在各行各业摸爬滚打过,可也只是打了个照面。“工资不高、成就不高,可是我并没有不快乐。”在刘先生眼里,快乐需要自己寻找。“下班后听听摇滚音乐,周末一家人去公园逛逛,什么烦心事都没有了。”
为了让员工快乐起来,不少园区企业也在想办法。比如持续举办娱乐休闲活动,给员工适当减压。
94年出生的张静,是广汽菲亚特总车制造部车门班的一名小职工。“组装车门”是她日复一日的工作。因为需要不停拧紧螺丝,她常常赶到手酸痛。为了缓解工作的困苦,张静报名参加了公司的舞蹈协会,她特别享受跳舞带来的快感。在张静看来,公司提供的舞蹈室就是她压力和情感的最佳宣泄场所。正是这样一个神奇的所在,让她觉得工作有滋有味。
当然,并非人人都会通过跳舞减压。一个舞蹈协会抑或书法协会或篮球协会,也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员工们“不快乐”的问题。最重要的,还在于企业管理者们真正意识到,一线员工们的工作效率、工作热情的提高所创造的价值,远远高于有形资产,更能体现企业的人文关怀。
来源:红网
作者:蒋云侠
编辑:高芹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