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省首批赴桂东支教教师:一载青春一生情

来源:红网 作者:陈应时 黄金星 王冬媛 编辑:高芹 2014-04-16 11:21:15
时刻新闻
—分享—

支教教师张巧梅在上课

支教教师窦春华、李莲辉夫妇在辅导学生作业

支教教师肖珍和孩子们在一起

  红网桂东站4月16日讯(分站记者 陈应时 黄金星 王冬媛)近日,桂东县贝溪中心小学二年级教室里飘出了阵阵英语歌声,支教教师张巧梅正与全班同学用英语为过生日的方洁小朋友唱生日歌和送上祝福,同学们不仅增进了友谊,且轻松愉快学会了新的英文语句。
  
  今年春季开学后,来自资兴市三都学校的张巧梅与其他11名郴州市、资兴市的资深优秀教师成了湖南省首批对口支教桂东县的教师,他们涉及语文、数学、英语、幼教等专业,分别在该县贝溪、四都、清泉、桥头等偏远的乡村学校,开展着为期一年的支教服务活动。“远赴大山播种爱,一寸光阴一寸心,倾情帮教增活力,一载青春一生情。”正是他们的写照。
  
  远赴大山播种爱
  
  2014年春季学期,由湖南省教育厅、财政厅等五部门联合发文的《湖南省边远贫困山区、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实施方案》正式实施,全省每年派出1400名左右优秀幼儿园、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支教一年,为“三区”培训不少于200名幼儿园、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的骨干教师和紧缺专业教师。
  
  张巧梅便是支教教师中的一员。张巧梅的女儿即将小学升初中,在课业上很需要辅导,但她还是毫不犹豫地申请到桂东支教,并把它形容成“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刚到对口支教的贝溪中心小学,张巧梅就被感动了:“学校教师住房很紧,除我们两位支教老师有单独的房间外,很多师都是两人住一间房,连校长和副校长都挤在一间。”贝溪中心小学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学校正处于拆了老楼建设学生食堂综合楼的过渡期,老师让出了不少住房用做学生寝室。尽管大家生活艰苦,但学校仍尽力为支教老师创造便利的生活条件。
  
  面对12名支教老师的到来,桂东县四都中心小学、清泉九年制学校、桥头中心小学等对口接待学校也都做了大量细致的准备,各校不但把最好的住房让了出来,解决支教教师就餐、热水以及电视电脑娱乐等问题,甚至新被褥、窗帘、开水瓶、牙刷等琐碎的生活用品都为他们准备好了。
  
  “支教老师们放弃城市里的优越生活条件,大老远跑到山里来'传经送宝',为他们营造家的氛围是我们应该做的。”贝溪中心小学校长王亮飞说。贝溪学校专还门成立了支教教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贝溪中心小学支教教师管理方案》,对支教老师生活上无微不至关怀,管理上一视同仁。
  
  刚来时,乡村的生活环境、饮食和作息的变化使得来自资兴的支教教师肖珍很不习惯。“常有半夜醒来想孩子想到鼻子发酸的时候。”肖珍说。31岁的肖珍是赴桂东支教团队中最年轻的教师,远在几百里外资兴市的6岁女儿的生活学习情况很让她牵挂。即便如此,一个多月来,肖珍每天仍坚持笑容满面地走上讲台,耐心地教育着与女儿年纪相仿的一年级小朋友,课后和老师学生们一块儿上山采杜鹃花、采蕨菜、包艾叶糍粑,丝毫看不出忧伤。“我是教师,不能辜负了这些纯真的孩子。”肖珍语气坚定地说。
  
  一寸光阴一寸心
  
  桂东县贝溪中心小学原本只有一名英语教师,还兼任着会计等琐碎的工作,学校英语教学难免“死气沉沉”,而英语教师张巧梅的到来为学校英语教学注入了活力。虽然张巧梅还兼任着教学语文、思想品德等课程,但她充分利用专长发展英语兴趣小组,在课外活动和早晚自习时间都能看得到学生拿着书本围着她团团转的身影,每周课时量达到21个课时。“累是累了点,看到学生学得这么带劲,感觉很欣慰。”张巧梅说。
  
  来自资兴市的唐己英是一名带着孩子来支教的老师,她的儿子今年转学到了对口支教的清泉九年制学校就读。“带孩子来支教是为了使自己更安心教学。”唐己英说,“平时将自己的儿子和支教的学生等同对待,也让处在青春期、性格有点叛逆的儿子多学一点山里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
  
  从资兴市赴桂东四都中心小学支教的窦春华、李莲辉夫妇更是把家安在了学校。“家里70多岁的母亲有弟弟照顾,孩子也参加工作了,我们老两口就安安心心在桂东支教了。”李莲辉笑着说。李莲辉是名有28年教龄的小学高级教师,听说桂东乡村教师资源匮乏,李莲辉不仅自己主动申请支教,还把同样有28年教学经验的老伴窦春华也动员到了支教的行列。四都中心小学学生基础较差,一个多月来,这对教师夫妻白天在讲台上传授知识,放学后或周末时间则逐户上门家访,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熬更赶夜制定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因材施教,俨然成为了一名四都人。学生及其家长也把他们当成了四都人,家访临走时总不忘塞上一把瓜子或几个鸡蛋。
  
  “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善的为人风格,深深影响了学校老师和当地群众,给学校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四都中心小学校长张恒赞叹道。
  
  倾情帮教增活力
  
  今年四月是桂东县清泉九年制学校“教学研讨月”。这个月,赴该校支教的邓峰、唐己英、黎海燕、谢燕莉将分别为教师展示一堂以上的公开示范课。支教教师和当地教师将从选题、备课、上课、评课、反思、总结各个环节中进行对比、寻找差距,以此达到经验交流和促进教学的效果。
  
  对于如何促进支教教师与当地教师交流经验,支教队伍和对口学校都在积极进行探索。有着中学高级教师职称和26年教龄的支教队长邓峰介绍,针对对口支学校年轻教师比例较大的现状,他们制定了详细方案,将推进教学比武、随堂听课和师徒结对帮扶等活动,积极参与到教育教学研究、总结教学管理经验、帮辅薄弱教师课堂教学、改进备课上课和作业等教学常规等系列学校管理工作中来,发挥支教教师教学经验丰富的优势,促进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虽然支教才刚开始,但支教教师却在暗暗感伤离别了。邓峰和支教同伴们认为一年支教时间太短,他们将尽个人最大的努力为学校和孩子们服务,发挥支教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对口学校也同样遗憾一年支教时间太短,好的教学模式或许刚刚成型、真挚师生感情才建立不久就面临分别,他们希望支教教师在第二年甚至更多年,仍然选择留下。

来源:红网

作者:陈应时 黄金星 王冬媛

编辑:高芹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4/04/16/4228104.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