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溆浦手机报》三周岁“读者俱乐部”活动侧记

来源:红网 编辑:胡弋 2014-04-23 17:46:55
时刻新闻
—分享—

听讲向警予故事在向警予铜像广场前合影

(听讲向警予故事)

场观摩全面熟读“溆浦人”

(在向警予铜像广场前合影)

  红网溆浦站4月23日讯 在三周岁生日之际,《溆浦手机报》开展了一次“读者俱乐部”活动,组织编辑部工作人员与来自基层一线的30余名通讯员、读者代表一同踏春,通过到向警予同志纪念馆、护邑塔现场参观,思蒙国家湿地公园采风以及座谈交流的形式,加强情感交流,分享读者体会,积极建言献策,共同推进《溆浦手机报》发展。县领导熊水平、陈睿一同参加。
  
  作为本地新媒体,自创办以来,《溆浦手机报》坚持主打“地方牌”,说好“溆浦话”,传播“溆浦事”,推介“溆浦人”,先后开设“溆浦往事”、“溆浦英杰”等地方特色栏目,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说起“溆浦人”,自然绕不开溆浦的革命先烈向警予。走进纪念馆,读者们跟随着解说人员的步伐,认真听讲向警予的生平事迹、求学经历及遇害经过,全面了解她为妇女解放和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过去经常在手机报上看到向警予的名字,听讲她的英勇事迹后,我对她有了更崇高的敬意”!参观结束,来自思蒙乡的读者李静感慨说道。
  
  溆浦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在这一方热土上,还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溆浦儿女。为了让读者们更加全面了解溆浦历史上的“名人”,“读者俱乐部”活动特意将第二站放在我县新文化景点──护邑塔。
  
  行走塔楼,墙壁上悬挂的溆浦名人画像及简介勾起了读者们的浓厚兴趣,郑国鸿、舒新城、向达等一批享誉国内外的“溆浦人”顿时成了大家的热议话题。读者们一边欣赏着塔基护栏上的有关溆浦的的诗词笔墨,一边兴致勃勃地听着溆浦屈原学会会长禹经安老师精彩讲解,无不为溆浦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众多的名人所钦佩和折服。
  
  登塔望远,既可览溆浦县城之繁华,也能赏烟雨思蒙之奇秀。读者们顾不得塔楼上春风劲舞,纷纷拿出摄像机将自己定格在这一最美的瞬间。温水乡大学生村官黄贻强感叹连连,“一湾溆水,渔翁泛舟,彷如再现屈原当年涉江的画面。”活动不仅有本地读者的交流,更有今年新增的外地老乡读者前来“助兴”。洑水湾老乡郑娜薇现在在通道县工作,今年县委县政府对省内外千余名老乡实行“财政买单、免费赠阅”后,她每天上午都能通过《溆浦手机报》了解家乡新变化。参观完护邑塔后,郑娜薇情不自禁地发表赞美:“溆浦名人很多,风景很美,这些都是我们每一个在外游子的骄傲。”
  
  春雨洗礼后的思蒙国家湿地公园,如同披着一层神秘薄纱的少女,分外妖娆,魅力四射。借助于思蒙采风,手机报记者、编辑与读者、通讯员同游“溆浦地”,进一步拉近了感情的距离,亲近美丽自然风光。
  
  泛舟溆水,波光粼粼,交相辉映的山水,如同一幅跳跃的画卷徐徐展开。大家在行山涉水之余,把活动当成了一次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三五成群,携手迈进,话题交融,有的谈论着当前新媒体宣传给读者带来的全新感受,有的对比着溆浦各个乡镇人文民俗风景的优势,还有不少读者专心向手机报编辑请教一些投稿常识。休憩间隙,溆浦红网记者伍丹还不忘现场“传经”,与联系片区的仲夏乡通讯员雷梦云进行新闻采编技巧交流。山谷间,余音袅袅,久久不绝……
  
  “思蒙的山,江口的水,山背梯田真的美!”一路奇秀的丹霞风景,一路绝美的神韵风采,把读者的思绪从一个景点不时引入了另一个景点。为了让大家更了解溆浦,禹经安索性当场讲起了溆浦地名课。从唐开元五年的龙泉寺,到乾隆年间的阳雀坡,从神秘幽深的原始次森林“米粮谷”,到世界级自然遗产“山背梯田”等景观,一个又一个溆浦景点撩起了读者们的心,相约下次一同再去踏春。
  
  作为手机报的“元老级”人物,自办报以来,摄影大师雷文录就担任着读者和通讯员的双重角色,他所拍摄的山背梯田、阳雀坡古村落、花草虫鱼等图片作品多次被手机报“溆浦视界”栏目刊发。这次采风再次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拍摄了一组组思蒙风光美图。岗东乡大学村村官曾道华是刚入摄影行列不久的一名新手,借助这次思蒙采风机会,他不时向雷文录请教找角度、调参数、构画面等摄影专业知识,受益良多,笑言这是一次“取经之行”。
  
  接地气才有“灵气”。醉人的思蒙丹霞风光,不仅提高了采风的兴致,更激发了作诗的雅兴。情到浓时,县文明办干部曾伟现场赋诗:“山村渔翁,独坐船头,手中轻竹竟跃。画作壁,神似镜中游,咫尺群芳嬉闹。屈子离骚,后之千年萧萧,春光微照,众,三十英少,自出数千读者,以此为念。”言传间,大家争相点评,拍手叫好,把活动推向了一个又一个新高潮。
  
  《溆浦手机报》的成长与进步,都离不开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关心。如何进一步提高办报水平?采风结束后,编辑、读者围坐农家,畅所欲言,共话发展。
  
  “不看手机报,生活缺味道;溆浦手机报,消息才正道!”交流中,从读者到记者,从通讯员到编辑部,大家纷纷分享自己与手机报的每一个小故事,结合自身感受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虽是与《溆浦手机报》初次相识,一同参与活动的县领导陈睿对它有着很好的印象。在他看来,《溆浦手机报》耳目一新,成绩斐然,前途远大,他希望编辑部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扩大受众影响力,努力实现办报政治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一举多得。
  
  今年,《溆浦手机报》在全省率先与县内企业(湖南湘维公司)合作,推出企业手机报---《湘维资讯》。作为合作伙伴的代表,湖南湘维公司新闻中心主任刘晓斌希望《溆浦手机报》能够经常组织编辑对《湘维资讯》进行技术指导培训,促进双方办报水平共同提升。陶金坪乡大学生村官夏申兵是手机报的“忠实粉丝”。去年上班以来,他基本上每周就投稿一次。针对今年手机报发行增加的农民党员读者,夏申兵建议要经常发布一些农产品商贸信息,帮助农民更好地了解农产品价格信息、走势。
  
  “刚开始,手机报读者只有300多人,读者仅仅是机关单位的领导干部,栏目也只有两三个。”作为《溆浦手机报》初期创始人之一,县广播电视台专题部主任张海回顾了三年前创办手机报的往事。他介绍,当时湖南红网刚推出县级手机报不久,溆浦作为为数不多的试点县,没有成功经验可借鉴,只能一边编发一边改版。“三年时间,读者超过了两万多人,这是我们过去很难想象的。”看到现在取得的喜人成绩,张海如是感慨。
  
  最后,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熊水平寄语《溆浦手机报》发展:一要“走出去”。走到读者身边去听,站在读者角度去想,朝着读者需求去做。二要“改过来”。加强内容创新,提升新闻质量,促进手机报进一步通俗化、大众化;三要“贴上去”。坚持贴近基层、贴近生活、贴近读者,弘扬主旋律,凝聚发展正能量。
  
  “祝溆浦手机报三周年快乐”、“三年来,我们共同经历,共同成长”……携手春天,我们一路欢笑一路歌,伴随着一条条微信从读者手机中传出,《溆浦手机报》三周年“读者俱乐部”活动在大家的感慨赞美和依依不舍中接近尾声。

来源:红网

编辑:胡弋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4/04/23/4226579.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