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娄底中院折桂25届全国法院系统“奥林匹克竞赛”

来源:红网 作者:刘向伟 严文郁 廖洁 编辑:何冰 2014-04-25 22:58:36
时刻新闻
—分享—

娄底中院党组书记、院长肖新平代表该院领取论文组织工作先进奖奖牌。

(娄底中院党组书记、院长肖新平代表该院领取论文组织工作先进奖奖牌。)

    红网娄底4月25日讯(通讯员 刘向伟 严文郁 记者 廖洁)在近日举行的全国法院第25届学术讨论会颁奖大会上,娄底市中级人民法院斩获十项大奖,居全国中级法院第一名,获全国一等奖,创造了湖南法院有史以来的最好成绩,形成了法学理论研究工作的“娄底现象”。

    对于一个既无区位优势,也无人才优势的中级法院来说,能在素有“法院系统奥林匹克竞赛”之称的学术大赛上折桂,秘诀在哪?

    “好的论文往往都是靠脚板跑出来的。”4月25日,娄底中院党组书记、院长肖新平接受采访时说。在他看来,理论研究与审判实践密不可分、相互促进。而要搞好理论研究,调研走访至关重要,“任何一篇法学论文的出台,都必须先经过大量的实证调查,掌握实际情况,再精心锤炼而成。没有充分的调研,就不可能有切合实际的成果。调研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问题,进而指导审判实际。”

    例如,娄底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城市,煤炭资源丰富,全市涉煤案件数量不少。为了正确审理煤矿生产安全案件,依法严厉打击涉煤安全生产刑事犯罪活动,娄底市两级法院能动司法,通过深入企业走访调研,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咨询,召开现场座谈会听取意见等形式,不断探索涉煤案件审理新模式。经过深入调研后,最终转化形成了关于涉煤案件审理的指导性文件,为辖区法院统一裁判提供了参考,也形成了一批优秀调研论文。

    “非常感谢法院为我讨回了血汗钱。”当娄底市下辖的冷水江市人民法院判决冷水江市某煤矿必须限期将150000元押金和52174元工程款支付给自己时,通过法院行使释明权赢得诉讼的冷水江下岗工人曾某眼睛里噙满感动的泪水。

    肖新平介绍,仅2012年以来,娄底中院就形成各类材料200余份,完成省级和市级重点调研课题9个。其中被最高法院、省高院和各级机关采用160余份,中院据此形成的制度和文件达30余份,刊登在最高人民法院简报上的一篇调研文章获最高法院副院长江必新批示。从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角度,经过深入调研后出台的《关于为工业四年倍增计划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和服务的若干意见》,获得了娄底市委领导的高度评价。一批围绕法院工作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研所取得的成果,相继转化为有关工作的指导性意见。如外嫁女、涉煤案件审理的调研课题,经过讨论研究后,转化形成了指导性文件,为辖区法院统一裁判提供了参考。

    与此同时,理论指导也对审判工作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2013年,娄底中院综合司法绩效进入全省先进行列,刑事审判、行政审判、司法警察工作分获全国先进;民商事审判荣获全省先进,并成功获得最高法院指定的涉外、涉港澳台民商事案件管辖权;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涉诉信访等工作保持全省先进地位。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肖院长特别重视理论研究,不仅给我们鼓励,还带着我们一起进行探讨和研究,让我们每个人都充满了信心和干劲,现在我们的调研工作已经步入了‘快车道’,相信今年一定能写出更多的精品调研论文来。”娄底中院研究室主任魏学锋说。

    他说,比如2013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当大家还沉浸在新春年味中时,肖新平就召集全体调研论文的重点作者们召开专门座谈会,了解大家在理论研究中遇到的困难和想法,与大家一起讨论新年的主题和方向,鼓励大家结合审判实践,积极开动脑筋,深入开展法学研究,提高理论研究水平和能力,以理论研究成果更好地指导审判工作。

    在娄底中院,经常会上演这样“特殊”的法律课。讲课的“老师”往往是来自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而仔细听课并认真做着笔记的“学生”,则是包括肖新平在内的全体院领导及各部门负责人。

    学习的主题从新修订的法律法规,到中央和省、市的各级会议、文件精神,还有政法系统开展的各类主题实践活动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学习的人员也日益扩大,从领导班子到审委会委员,从庭室负责人到普通法官。

    2011年以来,全院组织法官参加各类培训活动达320人次。还积极推动“专家型法官培养计划”,派出优秀法官到高校等单位挂职。
   
    “调研是高质量的审判,法院理论研究工作和审判工作同等重要。”肖新平对法院理论研究工作的意义有着深刻的理解。他本人起草过全国政府系统第一个听证会制度,获评首届湖南省十大法制人物,并在法学界权威刊物《法学杂志》上发表过长篇论文。

    他还主动提出加入写作队伍,全程参与论文写作,并结合司法实践,针对当前行政诉讼司法实践中存在的权利保护漏洞,对我国紧急审理程序的构建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与研究室法官陈家傲共同撰写《权利保护与漏洞填补:行政诉讼紧急审理程序之构建》一文,荣获全国法院第二十五届法院系统学术讨论会一等奖,这也是湖南省法院系统时隔十多年后再次获此殊荣。湖南省高院党组为此专门研究决定,对娄底市中级人民法院研究室、肖新平及获奖作者记一、二、三等功。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法学理论研究“娄底现象” 一时声名鹊起,并逐渐成为享誉全国的一张闪亮名片。有业内人士认为,这并非偶然,我们有理由期待这种现象将为建设“平安娄底”、“法治湖南”、“幸福中国”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法学理论支持。


    相关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主办的全国法院系统学术讨论会至今已连续举办25届,代表全国法院理论研究的最高水平,是我国法院系统参加人数最多、会议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学术盛会,其获奖论文均是全国法院及相关单位经过层层筛选上报,从上万篇报送论文中经过严格程序评选出来的,竞争异常激烈,全国各地法院均以在该讨论会上获奖为荣。

来源:红网

作者:刘向伟 严文郁 廖洁

编辑:何冰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4/04/25/4226023.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