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龙山土地“转出”200产业大户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彭业忠 编辑:王娉娉 2014-04-28 09:07:16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报4月27日讯(通讯员 彭晓东 覃大秀 记者 彭业忠)近日,记者来到龙山县召市镇采访,在双进村巧遇正在办秧田的种粮大户杨梅香。她乐呵呵地说:“在镇政府的支持下,我今年转包了900多亩稻田,只要不出现大的自然灾害,可收稻谷70多万公斤,创收180万元。”

  从2008年起,杨梅香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逐步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并拥有拖拉机、插秧机、收割机等各类农机具40多台,在山区实现了水稻生产的规模化和机械化,成为新时期农民致富典型代表,给附近农民带来良好的示范效应。

  据县经管局负责人介绍,全县共流转土地5.13万亩,年产值达1亿多元,形成了百合、柑橘、烤烟、蔬菜、水稻等产业大户200户。在有着“中国百合之乡”之称的洗洛乡、石牌乡、桶车乡,每年就百合种植和加工用工可达100万个,为当地农民提供工资性收入8000万元。

  龙山县利用乡镇政府和农村合作经济管理站这一平台,运用承包、出租、借用、互换等方式,将土地经营权以每年每亩400至800元的价格转出,让农民在获得土地出让金之外,还可在家门口工挣钱,既活跃了农村产业经济,又激活了一大片因农民外出务工而闲置的土地。

  据介绍,该县正在成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并建立县、乡两级土地流转纠纷调处、仲裁室和档案室,切实保护群众的土地流转合法权益,解决农民后顾之忧。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彭业忠

编辑:王娉娉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