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绥宁:四名共产党员龙烟山上寻致富路

来源:红网 作者:袁光宇 向云峰 肖团结 编辑:高芹 2014-04-29 14:03:27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绥宁站4月29日讯(通讯员 袁光宇 向云峰 肖团结)4月25日,绥宁县李熙桥镇梅林村的百亩高山深水鱼基地迎来了第一批钓客。游客尹雯看到丈夫钓上来的一尾尾金灿灿的鲤鱼,高兴得抱着鱼儿不肯松手。游客们不知道,在这片高山冷水鱼基地的背后,凝聚着农村共产党员的多少汗水,多少担当。
  
  故事一:不好种田那就养鱼吧
  
  海拔1124米的龙烟山巍然耸立在绥宁县武阳镇、李熙桥镇和白玉乡之间,山上常年云遮雾罩,山势蜿蜒如腾飞的巨龙,故名“龙烟山”。在龙烟山的近山巅处,有一个叫做大塘冲的地方,是李熙桥镇梅林村三组和四组的责任田所在地。大塘冲虽然隶属梅林村,但距离该村却有3.5公里。路途遥远不说,百亩水田还是清一色的冷浸田,村民们沿着布满荆棘的羊肠小道来回奔波,每亩田的年收成难以超过250公斤。渐渐地,村民们失去了耕种的兴趣,三组、四组的壮劳力纷纷舍弃土地外出务工。
  
  看着荒芜的土地,2013年春,村支书曾德义说:“不好种田,那就养鱼吧。俗话说,'每一棵草上都有露水',我就不信上百亩水田会没有用处。”时年49岁的曾德义见多识广,早就萌发了高山深水鱼养殖的念头。
  
  “大塘冲海拔800多米,到那么高、那么偏的地方去养鱼,行吗?”同村党员、干部和村民认为曾德义“云端里养鱼”的想法是异想天开。无奈之下,曾德义只得说服距大塘冲最近的陈家村的两名党员陈历仁、甘元东一起合伙开发高山深水鱼基地。
  
  三人立即租来挖机,修建了3公里多与通组公路相连的道路,又在每丘水田上开挖出可以保证蓄水达3米深的塘基。当年5月初,当别处杜鹃花逐渐凋零、大塘冲杜鹃花开得正艳的时候,15万尾鱼苗投入水中。“刚投入鱼苗的头三个月,鱼儿靠吃塘中原来的野草一个劲地疯长。后来,我们用机器割龙烟山遍地都是的青草喂鱼,鱼儿长得更快。开始我们担心高山深水鱼因为水冷生长会太慢,没想到泉水冬暖夏凉,鱼儿生长速度比山下鱼塘慢不了多少。”曾德义说,“县畜牧水产局的技术人员还说,大塘冲带有丹霞地貌性质,这里泥土中含有许多微量元素,有助于提高鱼肉的品质。”经过一年的精心饲养,大塘冲高山深水鱼基地终于可以开钓了。慕名而来的钓客在村民家中吃着与众不同的高山深水鱼,不时发出阵阵赞叹。眼看一块“死地”又变为“活地”,曾德义等人笑了。
  
  故事二:集体搞不成那就私人搞吧
  
  梅林村还有一块集体山林比大塘冲更偏僻,叫做麻塘冲,面积400多亩。由于该地块处于多村接壤之处,村里年年组织造林,最后都没有收益。
  
  “农村工作有许多特殊性,既然公家造林困难,那就改变思路。如果有人愿意私人承包,保管可以改变现状。”村干部们表示。
  
  边界矛盾历来复杂,400多亩公山无人问津,一片大好山地处于荒芜。这时候,身为村支书的曾德义首先坐不住了:“集体实在搞不成,就按规矩私人承包吧。村里人谁愿承包,我们大力支持。
  
  在村民无人问津的情况下,曾德义邀上陈家村的党员陈历仁、陈显富,承包了该山地的造林权。
  
  这事发生在2007年,通过7年的努力,如今麻塘冲森林郁郁葱葱,成为当地人见人爱的“绿色银行”。
  
  故事三:老百姓观念不转变我们就带个头吧
  
  从上面的故事看,作为村干部和党员的曾德义等人“捡了”大便宜,而事实是,曾德义等人为了百姓的利益,充当了“冤大头”。
  
  私人承包麻塘冲的林地,400亩的私人投入,梅林村集体占20%的股份。按照可以测算的经济收益,村集体受益匪浅,这是承包前村民们不敢想象的。
  
  在大塘冲高山深水鱼基地的发展过程中,2013年初,曾德义等承包人按每亩500元的租种价格,逐年付给村民承包款。原先抛荒的毫无收益的土地,村民获得了可观收益。
  
  “我们开发高山深水养鱼基地,和承包麻塘冲林地一样,是为了让老百姓明白转变观念的重要性。外出务工的村民如果觉得高山深水鱼基地有前途,欢迎大家前来入股投资。”曾德义期盼地说。
  
  目前,曾德义他们正在谋划如何将大塘冲高山深水鱼基地变为度假中心。“在云雾缭绕的大塘冲,游客们可以钓到其它地方难以钓到的高山深水鱼,可以自摘自采农家蔬菜,还可以到村民家中享用自己的'劳动成果',在村民家住宿,这是我们能够为村里的发展所做出的事。”曾德义说道。

来源:红网

作者:袁光宇 向云峰 肖团结

编辑:高芹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4/04/29/4225456.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