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南车株机74岁师傅的要求:你要超过我(图)

来源:红网 作者:杨杰妮 编辑:王娉娉 2014-05-04 09:36:30
时刻新闻
—分享—

在罗斌的心中,师傅永远只有罗钟祁一个,“师傅带了多长时间不确定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他永远是我师傅,他永远在带我。”图/潇湘晨报记者邓昊.jpg

在罗斌的心中,师傅永远只有罗钟祁一个,“师傅带了多长时间不确定,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他永远是我师傅,他永远在带我。”图/滚动新闻记者 邓昊

罗斌指导本报记者进行接触器的拆装.jpg

罗斌指导记者进行接触器的拆装。图/滚动新闻记者 邓昊

  滚动新闻记者 杨杰妮 报道

  维修电工罗斌头上顶着不少光环。参加中央企业职工技能大赛,他和同事为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车株机”)捧回两个金奖、一个银奖,并被破格提升为高级技师。

  光环的背后,是他现年74岁的师傅罗钟祁。从20年前被“钦点”进入南车株机,到操作失误时被骂“你个鬼崽子”,再到学习遇到新难题时被“激将法”鼓励……罗斌成功的背后,到处都是师傅的影子。

  罗钟祁桃李满天下,而在罗斌眼里,师傅永远只有这一个。

  师道不死,传承不止。罗钟祁对罗斌的唯一要求是:你要超过我。而这,也正是罗斌对他的徒弟们的要求。

  钦点

  师傅直接从人事部门要人

  今年39岁的罗斌,1988年跟随父亲从衡阳来到株洲,1994年7月进入当时的株洲电力机车厂,成为转向架分厂的一名维修电工。

  “火车、地铁在轨道上跑,有一个底架支撑,是转向架,也就相当于汽车的底盘、人的两条腿,是整个机车上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平时,罗斌通常都是一件休闲外套,一条牛仔裤,说话的时候满脸笑意。只要换上那套浅蓝色工装,手中拿起工具,他便立即严肃起来。“只要有一颗螺丝没有拧紧,就关系到全车人的安全问题。”罗斌的工作是维修生产转向架的各种设备,包括机床、试验台、操控台等。几百平方米的厂房内,经常可以看到个子不高的他在数米高的龙门镗铣床上上下下。

  今年刚好是罗斌进公司的第20个年头。当年,他算得上是“子承父业”。“我们是以企业内部职工子弟的身份内招进来的。我爸是这个公司的维修电工,我也是维修电工。”在当年,能够进入像株洲电力机车厂这样的大企业,绝对是件值得炫耀的事。

  不过,罗斌能进株洲电力机车厂,可绝不是靠关系。“我当时进转向架分厂,是我师傅直接从人事部门要过去的。”当时,在罗斌就读的铁路电机学校(现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湖铁院”)一共有400多人参加了考试,最终招录了200多人。像罗斌这样直接被“点将”点中的人并不多。“我毕业时参加5级电工毕业鉴定时,是我师傅监考,我考得比较好,师傅觉得我有潜力可挖,他就直接去人事部门要人了。”

  罗斌口中的师傅,名叫罗钟祁。他当时除了是转向架分厂电工班的班长外,还是湖铁院的校外辅导员。“当时我并不认识他,监考时我发现有一个女孩子、一个男孩子不错,是好苗子,思路、排除故障等各个方面都领先其他人。”罗钟祁所说的男孩子正是罗斌。现年74岁的罗钟祁在回忆当时的情景时,仍为自己发现了这个好徒弟感到骄傲。

  考试成绩出来,罗斌考了第7名。罗钟祁得知消息后立马跑到转向架分厂领导的办公室,把罗斌要到了自己的部门。

  批评

  “你个鬼崽子,这都搞不好”

  顶着“师傅钦点”这一光环进入转向架分厂后,罗斌多多少少有几分骄傲。但他没有想到的是,进厂后,从修灯、搞卫生,到电机拆装、洗油,罗斌打了一年杂。“电机用久了就要拆装洗油,轴承里的黄油要不得了,就要拆下来洗干净,再重新加黄油。”

  罗斌说,修灯也并非看起来那么简单。“灯泡坏了换一个就行,但是如果换完灯泡,灯还是不亮呢?那就得分析是什么地方出问题了。这里面就还有东西要学,线路、开关,都有可能出问题。”

  “反正那一年我做的,都是电工里面最基础的事情。”当时,罗斌已经拿到了五级电工维修证,这已经属于比较高的证书等级了。“我进厂又跟师傅学习了一年,才单独操作。”

  罗斌单独操作的第一单就是修灯。“设备上的一个灯,冇搞好。心里有点没底,不知道自己修不修得好。”

  那是插床上的一个灯。插床是用于金属切削的一种机床。电流经过变压器,从380伏变成36伏。“当时我没有想那么多,就带了一支电笔过去,一量有电,心里奇怪为什么不亮。”罗斌拿着电笔测了半天也没想明白,只好回去找师傅罗钟祁。

  “你个鬼崽子,这都修不好,你搞鬼啊你!”罗钟祁骂完,扔给罗斌一张图纸,让他认真对照图纸再仔细检查一遍。

  罗斌带着万用表又回了现场,一测发现没有电压,这才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原边的保险烧了,没有电过来,四边就没有电压。但是由于中间会有一个回路电在中间,所以电笔测的时候,还是会显示有电。”

  回想当年,罗斌有点难为情地抓了抓后脑勺:“自己当时有点轻视,认为‘这难道还搞不好,小菜咯’。后来就知道了,不管什么事,都要细心、用心对待,就像对待敌人一样,不能轻视。”

  罗斌说:“像我们搞电工,任何一个环节分析不到位,都可能会造成误判,走好多弯路。本来一个维修花十多分钟二十分钟就可以解决的,走了弯路就可能要一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这样就耽误生产了。”

  鼓励

  “时间还长着,为什么要弃权呢”

  2005年,株洲电力机车厂整体改制成为有限公司,转向架分厂也改为转向架事业部。南车株机带着过去的辉煌迈入全新时代,罗斌也迎来了事业上新的挑战。

  这年4月,罗斌和另外三人通过选拔,参加近三个月的脱产集训,为8月的中国南车集团公司第三届职业技能竞赛备战。

  1999年,罗钟祁从工厂正式退休后,受邀在湖铁院任教。巧的是,罗斌集训的地点就在湖铁院,而他的指导老师,正是他的师傅罗钟祁。

  集训进行到快一半的时候,罗斌感觉自己“搞不下去了”。这次集训的内容,涉及在当时还算新的一项技术——PLC可编程控制器,即用编程的方式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别人很快就搞好了,我搞了半天还没搞出来。自己有点气馁。我就跟我师傅说,‘师傅,别人都比我厉害,我退出算了’。”

  听到罗斌的话,罗钟祁立马火了。“这么一点困难,你就克服不了?时间还长着呢,又不是只有一两天。你自己要找找自己的毛病,你是代表工厂,为什么要弃权呢?”罗钟祁说,罗斌的特点是接线快,理解能力也很强,“但他有一个弱项,就是新技术上没有赶上去”。

  之前在公司内部的选拔考试里,罗斌凭着一双快手,拿到了操作第一名。罗钟祁觉得,如果他就这么放弃,实在太可惜了。“我说你要不来,明天就不要来了。第二天,他还是来了。”

  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时间里,罗斌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上课。“早上6点起来,看一个小时书,7点吃饭,晚自习后回去洗完澡就11点了,基本上每天要搞到第二天凌晨2点钟。”凭着这股韧劲,罗斌获得了南车集团职业技能竞赛维修电工第一名,并破格由技工提升为技师。

  紧接着,罗斌又在罗钟祁的陪同下,前往河北张家口,参加了当年的中央企业职工技能大赛。罗斌和他的同事为南车株机捧回两个金奖、一个银奖。“参加完比赛回来的当天,厂里的领导都到厂门口来迎接我们,师傅到了厂门口,眼泪哗啦啦就流下来了。”

  凭借着这次比赛,罗斌再次被破格提升为高级技师,成功实现了“两级跳”。

  传承

  他和师傅的要求都是“超过我”

  74岁的罗钟祁已经做了15年的教师,桃李满天下。但在罗斌的心中,师傅永远只有这一个。“师傅带了多长时间不确定,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他永远是我师傅,他永远在带我。”罗斌说,即便现在有什么问题,仍然会跑去问师傅。

  维修电工这个行当,经验比技术更为宝贵。就跟中医的“望闻问切”一样,机器排故一样也讲究“问闻听诊”。首先要问机器的操作人员,有什么状况;然后要闻,“有些东西烧了,就会有异味”;听就是听声音,有什么异常的声响,另外,有时还会用手摸一摸,看机器的温度是否有异常。最后就是进行诊断。

  “每个故障的情况都不一样,要针对故障的现象进行具体分析。”罗斌说,排除故障的时间,跟维修人员的经验有很大的关系。“有些故障我几分钟十几分钟就能排除,别人可能就要半个小时。”另外,如果以前没有碰到过类似情况,也会要久一些。

  时代向前,技术更新也越来越快。数控设备越来越多,普通设备越来越少,也给罗斌和他的徒弟们带来了新挑战。

  “就好像全自动洗衣机和半自动洗衣机,全自动洗衣机洗衣服,只要把衣服往里面一丢,按几个按键,就什么都不用管了。但是像以前用半自动洗衣机,每次还要手动把衣服从洗衣桶拎到甩干桶,拎来拎去的。”对于维修而言,这也意味着比以前更难。罗斌回忆,之前有过一次,设备的数控系统上不了电,“就像电脑开不了机一样,一直搞到第二天凌晨才搞好”。有时候实在解决不了,罗斌会咨询设备生产商的售后人员,然后根据对方提供的信息,进行故障排除工作。

  这时候,动手能力就显得格外重要。罗斌说,为了培养他的动手能力,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师傅罗钟祁就带着他做东西,从控制板到控制柜,“‘你做咯’,师傅直接就交给我搞,他在旁边看,我实在搞不出来了他再告诉我”。

  从参加工作到现在,罗斌制作完成各类型电气控制屏柜70多台套,攻克设备难题98项,合理化建议40多条。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罗钟祁当年的严格要求。“我的要求是这样的,你要超过我,你不超过师傅你不算是个好电工。”罗钟祁说,对于徒弟,一直以来都要求很严,“你搞不好我就要你重做,不行就重来”。

  过去师傅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也成为罗斌现在对自己徒弟们的要求。“技术方面,我把我的经验传授给他们,但是很多时候我的经验是以前留下来的,到了现在可能并不合适了,他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对待,因此他们自己除了做还要善于总结,把它变成自己的东西,超过师傅,超过我。”

  [记者当学徒]

  螺丝要拧对角 不能一次性拧死

  接触器是在工业控制领域用得最为普遍的一种低压电器。拆装接触器,是每个徒弟要学会的基本功。在南车株机转向架事业部的厂房内,记者在罗斌师傅的指导下,将一只交流接触器拆开又装好。

  接触器的外观像一只黑色的塑料盒子,它的作用是接通、分断电机控制主回路的,一些老师傅会把它叫做“开关”。“一头接三线电源,一头接电机,把电接通,电动机就可以转了。”罗斌说着,搬出了一个小电机,放在接触器旁边。

  拆开接触器的第一步是要把灭弧罩的四颗螺丝拧开。“松螺丝的方向一般都是逆时针,紧的方向是顺时针。”看到记者用两只手握着螺丝刀开始拧螺丝,罗斌一边纠正,一边亲自演示,旋转螺丝刀的时候,要用手掌抵住螺丝刀的手柄,接着只要用手指轻轻往逆时针方向拨动,螺丝就拧开了。

  第二步是拆卸触点。先拆卸动触点,再拆卸静触点。“把这个提起来,拉到底部,铜片折成45度,抽出来。”动触点是由一个活动的铜片和一个活动的反作用弹簧组成,动触点和静触点连通,就会形成回路。

  接下来是拆底盖板。“因为里面有弹簧,所以拆的时候要按住。”罗斌说,另外在把底盖板装回去的时候还要注意,拧螺丝要拧对角,不能一次性拧死。“万一拧完了之后,发现没有装好,就得全部重装。不拧死的话,就还能进行调整。”

  最后拿出动铁芯和塑料支架,并取出线圈。罗斌说:“线圈是电磁结构的核心部分,通电后就会产生电磁吸力,带动动铁芯,使触点闭合。”

  “这个过程主要是教你怎么拆装接触器。因为有些电气元件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某些异常情况,有些还具备修理价值,外面就进行拆装,如果没有修理价值了,外面就直接换一个。”罗斌说,如果接触器运行久了,就会在接触端形成油腻,造成释放的过程不会及时释放,我们拆开后就要擦干净,再装上去。

  [名词解释]

  交流接触器:交流接触器主要由四部分组成:(1)电磁系统,包括吸引线圈、动铁芯和静铁芯;(2)触头系统,包括三组主触头和一至两组常开、常闭辅助触头,它和动铁芯是连在一起互相联动的;(3)灭弧装置,一般容量较大的交流接触器都设有灭弧装置,以便迅速切断电弧,免于烧坏主触头;(4)绝缘外壳及附件,各种弹簧、传动机构、短路环、接线柱等。

  电机洗油:洗油属于正常的电机技术维护,就是把电动机拆卸后,将轴承放在柴油或汽油中,边转动边用手刷刷干净,然后晾干,按要求注入润滑油即可。

  构架升降翻转台:用于焊接构架(即转向架)的工装,可以升起、放下、360°翻转,有利于焊接操作。

来源:红网

作者:杨杰妮

编辑:王娉娉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4/05/04/4224798.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