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预备役营连长集训:宁失平时面子,不丢战场里子

来源:红网 作者:陈宗昊 贾祥 任庆瑞 郭容志 编辑:王津 2014-06-03 13:22:46
时刻新闻
—分享—

徒步行军拉练。

(徒步行军拉练。)

战场救护演示。

(战场救护演示。)

  红网记者 陈宗昊 通讯员 贾祥 任庆瑞 郭容志 长沙报道
  
  在湖南省军区组织的为期一个月的预备役营连长集训中,他们紧贴预备役部队战斗力生成实际,严格按照实战化要求从难从严施训,以打仗要求端正训风考风,为部队掀起了“真学实用、真打实备”的浓厚氛围。
  
  昔日“摘金夺银”,这次“从零学起”
  
  步兵二团某连连长黄冲今年初从作战部队交流回预备役部队,曾多次荣获“军事训练标兵”及比武训练尖子,他负责的全身防护“四会”教学被集团军评为优质课目。这样的“军事尖子”,俨然成了集训队的“明星”人物。
  
  然而,就是这么一位优秀连长,在集训中的预备役知识理论摸底考核中成绩却不及格,“与地方工作协调的几大原则、编组工作的几大特点、转服现役的步骤”等问题让这位曾经在训练场上屡获殊荣的黄连长一筹莫展。在总结教训时他坦言:“并不是因为工作干劲不足,而是过去的‘旧船票’登不上‘新客船’”。
  
  黄冲的经历并非个例,参与预备役工作时间不长,对预备役部队的法规政策和工作思路不熟悉,是部分预备役营连长面临的一种挑战与考验。
  
  集训队负责人、湖南某预备役师长段祥军告诉记者:“预备役营连长集训不同于尖子比武类集训,我们的目地是培养熟悉预备役工作、了解预备役组织程序、能把握预备役发展规律的业务骨干。”
  
  “学、用、研”成了营连长集训的三部曲。在这次集训中,他们着眼预备役部队战斗力生成规律,把培养营连长运用法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动员指挥能力和探索研究预备役战役战术及预备役建设规律摆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针对营长、连长不同的职责分工,制定了过关升级“套餐”,有侧重点的突出学习内容。从《预备役部队营连长如何发挥职能作用》、《预备役部队建设法规制度》到《如何抓好预备役营连整组工作》,一堂堂生动的课题研究,让大家感受到学习预备役知识与提高预备役技能的紧迫感。
  
  黄冲深有感慨地说:“通过集训知道了差距,明确了路径,让我对干好预备役部队工作有了充分的底气。”
  
  从“信息海量”到“精确制导”
  
  城市防空作战组织与实施、战斗现地勘察组织协同、城镇战斗行动战术设计、野战油料装备操作……开训以来涉及打仗的“重头课目”接踵而至让集训一下子陷入了紧张氛围中。而以往的课件制作、公务写作等课目却不见了踪迹。
  
  “即使是预备役部队,也要时刻准备上战场,要向打仗目标‘精确制导’,勤学勤练,练就克敌制胜的实招、高招、绝招。”段祥军认为。
  
  以往,集训的内容多,课件制作评比活动是集训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在这次集训中却被叫停。“课件制作是预备役营连长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但对树立和落实部队战斗力标准无直接关系,我们是带着打仗的目的而来的,集训就应该突出‘练兵打仗’这个中心。”某预备役团团长彭博对这一做法表示了认同。
  
  在集训筹划准备阶段,湖南省军区就明确了“紧贴打仗需要”的思路,围绕提高集训效益,广泛收集意见、建言,从大量优质教学课目中甄选出了突出打仗的3大类24个的课目,重点进行指导,与打仗联系不紧的课目一概不用。负责教学的单位也一改往年追求效果“信息海量”的做法,更加注重聚焦打仗,所有讲课都围绕打仗展开。
  
  记者在现场看到,某预备役团的《城市防空作战的组织与实施》,分为室内理论授课和室外实地演练两个部分组成,从理论到组织到实施,整个课目条理清晰、突出实战、一气呵成。“这样的课目,带劲!”一名参训的连长对记者讲到。
  
  立起打仗标准,准星瞄向战场
  
  在实爆作业组织与实施现场,一声巨响,巨大的火球升腾而起,大块泥土在观摩人员的眼前落下。有细心的营连长发现今年的实爆作业现场声音大了,火球亮了,场面更震撼了。
  
  “以往的实爆作业为了不出事,我们注重的讲程序方法,在实爆实施中只放正常炸药量的一半,今年我们不仅全部按标准装药,而且有的还根据目标特殊性又加量了炸药……”负责组织实施的预备役师工兵营营长吴刚道出了原委。
  
  “平时种虚花,战时结苦果,宁可平时失‘面子’,也不能上了战场丢‘里子’。”该师政委胡嘉晖在集训部署会上字字铿锵。他们紧紧抓住实战化这条主线,在方案拟制中四次集体修改,使集训内容充满了硝烟味。
  
  在这次集训中他们坚持用实战的尺子卡、战场的“X光”照,让一切与打仗无关的假把式、虚招数无立锥之地。
  
  以往,类似的集训除了野外拉练时穿作战靴,平时都是穿作训鞋。这次从集训第一天起,上至带队的师团职领导,下至每名营连长每天从起床开始,都统一着作战靴,出操、训练、体能锻炼均要全副武装、背背囊、着战靴。
  
  刚开始有人意见,说穿作战靴不舒服,会影响训练成绩。负责组训的刘玉德参谋长不为所动:“我们练兵是为了打仗,不是为了考核,在战场上战靴能够更好的保护我们的双脚,现在我们就要适应它。”经过一周的不适之后,大家的训练成绩不降反升,没有跑不起来的现象。
  
  类似的战术训练用橡胶绳代替铁丝网,武装越野水壶不装满水等现象也不见了踪影。记者采访的当天,从早上6时到晚上9时,武装越野、理论授课、“四会”教学、实爆作业、理论考核连贯作业,其紧张程度可想而知。
  
  训练现场预备役师防化连连长丁时斌说,“这样的集训真的像打仗!尽管要求严、强度高、压力大,但我找到了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的激情。”

来源:红网

作者:陈宗昊 贾祥 任庆瑞 郭容志

编辑:王津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4/06/03/4218872.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