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笔会现场 龙群峰 摄
吴国恩介绍小说创作经验 龙群峰 摄
笔友现场提问 龙群峰 摄
谭祖武(笔名:冷火)讲解散文、现代诗创作知识 龙群峰 摄
莫碧莲(笔名:墨荷)讲解古典诗词创作知识 龙群峰 摄
台上讲的用心,台下听的认真 龙群峰 摄
笔友们看民俗表演、观大龙洞瀑布 龙群峰 摄
红网花垣站6月8日讯(分站记者 龙海胤 龙群峰)听讲座、会文友、看洞瀑。6月7日,百余名文学爱好者齐聚大龙洞风景区,参加2014年夏季文学笔会。
花垣籍苗族作家吴国恩现场交流小说创作的题材、构思、人物的刻画及编剧等方面经验,认真解答笔友们现场提出的小说创作相关问题。吴国恩个人编著出版长篇小说《亲信》、《宣传部长》、《文化局长》、《铸刀》等,编著电视连续剧《独立纵队》、《隋唐英雄》、《武松》等电视在全国热播,在全国一百多家重点文学刊物发表作品一千多篇。谭祖武(笔名:冷火)、莫碧莲(笔名:墨荷)分别讲解散文、现代诗、古典诗词方面知识。本次文学笔会,由湘西生活网、花垣县作家协会、花垣县诗词楹联学会主办,实行AA制。
花垣县立足实际和特色,开展诗词进校园、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旅游景区“六进”活动,建立补抽乡大龙洞风景区等7个诗墙和诗栏,宣传推介诗词联800多首(幅);花垣县诗词楹联学会定期出版会刊《崇山诗词》,十多年来,学会编发会刊《崇山诗词》11集5000余首,编辑出版诗集6部,会员在县级以上刊物发表诗词2100余首,同时加盟湘西生活网,组建花垣站,入网作品2962首,浏览量已达30万人次;凉水井学校、花垣小学组建了70多人的诗教队伍,建起了6个诗栏和诗廊,分别创办《春蕾》、《启航》诗刊。花垣县残联建立了圆梦诗社、诗词宣传栏,创办《圆梦》诗刊,个人出版诗集1部(北京燕山出版社),在州级以上发表作品1000多首。麻栗场镇老寨村、补抽乡高岩村、排料乡金龙村建成民俗村,排吾乡残疾人龙震南成立“震南文学创作室”。
目前,花垣县诗词创建队伍发展到513人,其中有中华诗词学会会员3人,省诗词协会会员6人,州诗词学会会员57人。同时,《花垣县生态文化旅游诗词联集萃》和《花垣县诗词楹联志》编撰工作即将完成,丰富和完善了花垣县诗词楹联历史资料。
【背景】
花垣创建“诗词之乡”大事记
2010年10月,湘西州委、州政府提出创建“诗词之州”。
2012年5月,花垣县委宣传部、县文联、县诗词楹联学会、补抽乡政府、大龙洞风景区共同举办诗词笔会,并成功举办“龙门”对联征集活动。
2012年5-8月,花垣县委宣传部、县文联组织县诗词楹联学会会员到吉卫夯来、排吾石栏杆、边城茶洞和排料乡金龙苗寨进行2次采风活动,为申报创建“诗词之乡”收集了丰富素材。
2012年11月,花垣县委、县政府将创建“诗词之乡”、“诗教先进单位”列入了工作日程,提出“弘国粹、出诗人、树新风、创文明”,增强文化软实力。
2012年11月18日,花垣县成立了创建“诗词之乡”工作领导小组。
2013年6月8日,湘西州诗词楹联学会、花垣县文联联合主办,花垣县诗词楹联学会承办全球华人“文笔峰”杯尖岩风光诗词楹联书法大奖赛。1112人参赛,共收到来自全国30个省市区的参赛稿件3540件。经过专家评委会评选,共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20名,优秀奖40名,所有参赛入围作品将结集由国家级出版社公开出版,书法名家刻写碑林和崖刻。
2013年9月11日,花垣县委、县政府召开创建“诗词之乡”、“诗教先进单位”工作协调会。
2013年9月,经综合评估,花垣县选定麻栗场镇、边城镇、排料乡、补抽乡四个乡镇申报创建省级“诗词之乡”,花垣县凉水井学校、花垣小学、花垣县残联三个单位申报创建省级“诗教先进单位”。
来源:红网
作者:龙海胤 龙群峰
编辑:高芹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