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市食药监局查获的部分假冒保健品
红网株洲站6月10日讯(分站记者 若叶 通讯员 李卉)本想不开刀、少花钱治好老年病,哪知买来的“药”一点效果都没有。从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到芦淞区,78岁的张奶奶和81岁的老伴一路“听课”,花了5万多元买了一堆保健品。
今年3月18日,自知被骗的俩老向市食药监局举报,并协助查处了一保健食品虚假宣传、销售产品现场。今天,记者在市食药监局见到了张奶奶和老伴,他们想提醒全市中老年朋友,理性消费保健食品,谨防上当受骗。
招数:放“恐怖片”,吓得老人不敢手术
随着年龄的增长,家住滨江一村的张奶奶和老伴患上了高血压、冠心病、白内障等老年病。2012年上半年,在铁路小区附近,张奶奶接到了张保健食品广告宣传单,工作人员邀请俩老去听场座谈会,学些健康知识。
抱着看一看的心理,张奶奶听了第一场课。“当时放些‘恐怖片’,就是白内障病人手术的过程,看得我们不敢去医院动手术了。讲课的人还说,医院动手术风险高,开的药都是西药,有副作用。”
待张奶奶有些心动时,工作人员又提出,带老人去医院免费检查。检查结果可把老人吓得够呛。“他们说我脑袋里有血栓,容易引起瘫痪,吃他们的保健品保证药到病除。”
两次“惊吓”让张奶奶开始了购买保健品之路。从2012年上半年到今年初,张奶奶和老伴经人介绍,来往于各个保健食品的讲座、座谈,“有些销售人员还上门推销,说服我们购买保健食品”。张奶奶回忆,这几年间,共花去5万多元购买了“科宝糖”、“纳杜”、“视力元素”等保健食品。
提醒:保健食品不可代替药品 不要盲目迷信广告
“药”吃了不少,可没见销售人员所讲的效果。张奶奶要求退款退货时,销售人员一口拒绝。张奶奶才发现,花了这么多钱购买,竟连一张单据都没有。自知上当受骗的张奶奶将情况反映到市食药监局投诉举报中心,并协助了调查。
市食药监局投诉举报中心主任刘孟良提醒市民,不要盲目迷信广告宣传,“保健食品的基本属性是食品,不是药品,仅有保健效果,不具备治疗作用,不能代替药物。”
“消费者一定要增强识假辨假能力,提高防范意识,以免上当受骗,给身体健康和财产造成损失,”刘孟良表示,如市民发现违法宣传销售保健食品的行为,可拨打12331举报。
来源:红网
作者:若叶
编辑:胡弋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