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长沙6月11日讯(滚动新闻记者 斯茅庚)2006年,长沙市城南西路,因交通拥堵原因,被交警划定为由东往西单行线;杜甫江阁附近总有市民投诉:污水直排湘江……这些状况有望在今年年底发生变化。
6月10日,记者了解到,对接湘江大道与书院路的城南西路基本完成管线迁改。长沙市市政设施建设管理局城南西路道路、排水截污改造项目负责人郭海银透露,计划今年10月底以前完成排水截污改造,实现雨污分流,确保主城区污水不再直排湘江。今年年底以前完成城南西路道路建设,原有道路改造为双向6车道城市道路。
各种管线迁改基本完工
城南西路道路、排水截污改造工程位于长沙市天心区,西起湘江大道,东至书院路,全长410.5米。湖南中格建设集团城南西路道路、排水截污改造项目负责人杨宇介绍,工程建设主要包括城南西路道路工程、西湖路高排管涵改造工程、杜甫江阁通江口截污改造等内容。
城南西路是长沙老城区的一条老道路,地质勘探报告探明路面下含有大量的杂填土,下部为软弱的淤泥质土,地质情况复杂,且地下水丰富、地下水位高。另外,现有地上、地下综合管线多,有电力、电信、国防军缆、燃气、城通、铁通、国安等七家管线权属单位,管线错综复杂,且有较多的过路埋地管线,需全部探摸确认,并进行临时迁改,这个工作现已基本完成。
“公沟”将实现雨污分流
城南西路这段路配套的城市排水系统,曾经是长沙“八大公沟”之一。杨宇介绍,此次改造将废除“公沟”入湘江处。
雨水排放方面,新建直径2.6米的高排密封雨水管,上游与城南西路已建直径2米的高排管相接,下游接入靠杜甫江阁的检修沉沙井,雨水经过两次过滤、沉淀净化后排入湘江。
生活污水排放方面,新增直径0.8米截污管,同时将原直径1.5米排水管废除,新建直径1.8米排水管,所有的污水接入这两根新建管道,流入开福区境内的金霞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湘江。
道路拓宽破除交通瓶颈
就工程所在的这410.5米城南西路而言,西侧的湘江大道拓宽了,北侧的人民西路和南侧劳动西路拓宽了,东侧的书院路和城南路拓宽了,就剩下城南西路这个交通瓶颈没有破除。“这段路,整整拖了长沙十年后腿。”长沙市民范晓佐说。
雨污分流改造后,将进入道路施工阶段。按照规划,建成后的这段道路为城市次干道,设计速度为40公里/小时,规划路幅宽度37米,近期按长沙市发改委批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最终路幅宽度确定为33米。拓改完成后,满足双向6车道通行,交警表示,这预示着这段道路将恢复双向通车。
[延伸阅读]
最后一条改造的“公沟”
过去长沙城区雨水、污水都靠“八大公沟”混合排入湘江。“八大公沟”位置大体为,一公沟位于湘春路,二公沟位于营盘路,三公沟位于中山路与五一大道之间,四公沟位于五一大道与解放路之间,五公沟位于五一大道与人民路间,六公沟位于西湖路旁,七公沟位于白沙路与城南西路,八公沟位于南湖路一带。
2000年后至今,长沙市新建与拓改上百条道路,“八大公沟”随着一条条道路的拓宽,完成雨污分流改造,城南西路下的“第七大公沟”将是最后一条。
来源:红网
作者:斯茅庚
编辑:王娉娉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