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沙县板仓书院国学讲座:“没有科举之前,官场是拼爹的时代”

来源:红网 作者:张兴莎 编辑:王津 2014-06-16 10:29:10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长沙县站6月16日讯(分站见习记者 张兴莎)全体起立,鞠躬敬礼,在14日的板仓书院国学讲堂上,全体“同学”用传统的礼仪欢迎老师的到来。古代文学博士胡海义详细解读从古至今科举制度对我国教育乃至政治的影响,并且引导大家应理性认识科举,不可对其全盘否定。
  
  “杨开慧的父亲杨昌济先生就曾经参加过科举考试。”胡海义用长沙县名人引出了主题,并且在详细解读之前,谈到了刚刚结束的高考,对比热门的公务员考试以及引申到欧美的文官考试制度。“科举考试的弊只是我们看到的一部分,实际上考试里沉淀了许多的文化,科举精神很昂贵。”
  
  “金榜题名时被称作人生四大喜事之一,可见科举在古人心目中的分量。”胡海义介绍,科举考试实际上要考察许多科目,诞生于隋朝。“考试范围非常广,'明法'就是法律,'名字'就是书法,'明数'就是数学等等,那才是真正能筛选出人才的考试。”
  
  “有考试就有舞弊。”胡海义列举了我国古代对于舞弊者的惩罚措施。“一经发现,不仅其性命不保,家族成员将遭遇流放,考官也将受到严重牵连。”
  
  “没有科举之前,官场是拼爹的时代。”胡海义很形象地说,隋朝以前做官都是采用的世袭制,后来通过举荐孝廉选拔人才,因此出现了秀才不知书的笑话。
  
  “虽然最后科举走向了没落,对于它的功我们还是不能忽视。”胡海义说,通过学习不是一定评定出谁对谁错,而是要形成一种辩证地看问题的方法,这样一来各方观点不会过于偏激,也会产生新的火花。课堂上,胡博士讲得投入,“同学们”更是听得入神。

来源:红网

作者:张兴莎

编辑:王津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4/06/16/4215945.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