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曾祥伟正在灯下批改作业,外孙站在他身后。曾祥伟的孩子都在外打工,把外孙培养出来是他一大心愿。
6月19日,曾祥伟获得过第七届运达乡村教师提名奖,奖杯放在家中的醒目位置。他把荣誉看得很重,认为这是对自己38年扎根农村教育的肯定。
6月19日傍晚,道县审章塘瑶族乡,两轮车小学孤零零地立在一片稻田中。这里远离都市,乍一看仿佛世外桃源。
6月20日,曾祥伟带着几名学生在空地玩游戏,一只母鸡突然从旁边跑了过来。随着农村的空心化和并校风潮,村一级小学的学生越来越少。
6月20日,曾祥伟正在给学生上课,校舍已建成60多年,教室多处墙壁掉漆严重。
滚动新闻记者 陈正 永州报道
见到曾祥伟时,他正带着孩子们在学校前的空地上跳绳。时值夏至,风吹稻浪,两轮车小学孤零零地立在绿色的田野中。
道县审章塘瑶族乡两轮车村位于潇水河畔,两轮车小学是唯一的村小。学校建于上世纪50年代,如今只有13名学生,曾祥伟则是这所学校的校长,也是唯一的老师,在这里任教整整38个年头。
刚结婚时,看到同村人外出打工赚钱,曾祥伟也曾动心过,可一想到村里的学校很难再找到老师,他又坚持了下来。“现在留在村里的基本上都是老人和小孩,如果我不教书了,这些孩子就要爬山涉水去另外的学校,年纪太小,路上容易出危险。”
上级部门也曾几次想把两轮车小学并入附近其他学校,村民们听到消息后,都来找曾祥伟,希望他能继续教下去,曾祥伟二话不说答应了。
村里几乎所有读过书的人都是曾祥伟的学生。38年来,他带出过600多个学生,其中10多个考上了大学。让他遗憾的是,自己的3个孩子教育程度都不高,“因为当时没钱让孩子继续读书,现在他们都在外面打工,这是我这辈子作为老师最大的遗憾,竟然没有把自己的孩子培养出来。”说这话时,曾祥伟很是低落,眼睛盯着正在写作业的外孙。
再过四年,曾祥伟就要退休了。届时会不会有新的老师愿意到这个离县城35公里、进村还要走山路的学校来教书呢?曾祥伟有些担心。
他希望将来的新老师能教英语、懂电脑;还希望学校有一个小图书馆,能配有电脑,连上互联网,让孩子们更多地接触外面的世界。这样他就能安心退休了。
来源:红网
作者:陈正
编辑:王娉娉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