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之后,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向我的同事推荐湖南的大米,尤其是‘沁香一号’,实在是太好吃了!”在参加湖南粮油健康生态行之前,对来自上海的东方网记者赵菊玲而言,湖南的粮油产业是一个“未知的世界”,而这短短一周的行程,给她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同行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6月30日至7月3日,整整四天的行程,清晨出发,夜晚返长,来自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等13家网络媒体和湖南日报、湖南卫视、湖南经视、红网等湖南省内主流媒体组成的湖南粮油健康生态行采访团,踏遍了湖南省优质粮油的主产区。
从常德澧县的城头山古稻作文化遗址,到长沙县顶级湘米种植示范基地;从高度智能的金霞库3号粮仓到金健米业世界先进的大米生产线;从衡阳常宁油茶生态产业基地,到中国面业第一股的克明面业长沙研发中心;采访对象从主管农业的湖南省副省长张硕辅,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湖南省粮食局局长张亦贤到普通农业产业工人和农民,沿着时间的脉络,稻作文化的传承,走过田间地头,生产车间,质检中心,大家听到了政府的承诺,看到了科技的发展,企业的进步,经营的创新,也感受到了农民的喜悦,湖南粮油这幅充满希望的传奇画卷全面、自然、生动、真实地展示在大家面前。
大家看到,针对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粮食质量安全问题,湖南建立了覆盖全省的粮食质量监管体系。2013年仅检测检验能力建设就投入2460万元,从田间到餐桌实行了全程质量跟踪和分环节重点检测。
在湖南,新收粮食品质调查从源头就已经开始,湖南省粮食局每年从田间地头的稻穗中直接抽样3000多个进行质量、卫生指标等检测,结果上报国家有关部门并建立完整档案;粮食入库、出库、储存等环节均有严格的质量检测把关;通过建立诚信档案和“黑名单”制度,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也已经形成。
“要通过我们的工作来确保湖南粮食质的安全和量的安全,也要确保湖南所有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这是我们对老百姓的承诺。”湖南省副省长张硕辅说,“我们有信心把我们的东西拿出来请大家来看,欢迎大家来挑刺,欢迎你们给我们出主意。希望通过这次活动,扩大湖南粮食及农产品的美誉度,提振市场信心。湖南能生产出全世界最好的籼稻,我们的大米可以和国外最好的大米比美,湖南的粮食是安全的。”
“我们的超级稻好吃得不得了嘞!”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湘米叫好。
“机构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确保不让一粒不合格粮食流入口粮市场。”湖南省粮食局党组书记、局长张亦贤承诺。
“看点多、印象深、受益良多。”来自广东的南方网记者谢晓说,自从吃过湖南的沁香一号,再吃别的米饭都觉得不好吃了。而通过实地采访,他亲眼见证了湖南粮油先进的仓储体系和严格的检测技术,“我觉得经历了去年的危机以后,可以说是各个方面都在盯着湖南的大米,我相信湖南对大米的检测会更加严格,我们更应该放心吃湖南米。”
大家还看到,除了质量安全可靠,湖南粮油产业亦呈现出亮点纷呈、特色明显、潜力巨大的优势:中国粮食第一股金健米业出在湖南;湖南不产小麦,但中国第一挂面县(中国挂面之都)是湖南南县,中国挂面第一股是湖南的克明面业。湖南克明面业、裕湘面业、金健面业三足鼎立,称雄全国。湖南粮食行业现在拥有15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34个中国驰名商标,有20个国家认定的有机食品、118个绿色食品、179个无公害食品。全省有10家企业进入了米、面、油、挂面、杂粮五大行业全国50强。湖南粮食集团在成功收购金健、裕湘后,又收购了南方大宗农产品交易中心,发展新型业态电子商务,实现快速扩张。
这一串实实在在的成绩和数据,都是湖南粮油发展成就的有力注脚与最好证明,一个个全国第一、一个个全国最大、一个个新的记录,无不是在书写着湖南粮油的传奇。评论员肖襄说,这是对湖南粮油的褒奖与肯定,也是湖南粮油人为保障全国粮油安全所一直孜孜以求的。
令新华网记者白田田印象最深的两次采访,是在衡阳接触的两位茶油企业负责人,他们之中的一位当过银行行长,另一位做过跨国企业中国区高管,舍弃高薪和“高大上”的职业投身农业,带着最先进的理念来到农村帮助农民发家致富,都是看准了农业发展的前景和机遇。
“深受震撼。”在白田田看来,他们代表着湖南农业发展的希望:现代农业不再像传统农业那样以人力、畜力、简陋的农具和传统方式为主要手段,而是实现了生产手段的现代化和经营理念的现代化,并向着集约化和规范化发展。而两位企业家强调的“做农业就是做良心”的理念,也得到了湖南粮油健康生态行所有记者的认同。
“这次湖南粮油健康生态行向我们展示的,是从稻种到大米,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这是一种开放的心态,也是一个好的开始,说明湖南的粮食经得起考验。”白田田说。
来源:红网
作者:廖洁 冯钧
编辑:何冰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