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沙县果园镇培育顶级大米“沁香一号” 绿色生态不打农药

来源:红网 作者:蒋志斌 编辑:邓瑶 2014-07-08 10:00:42
时刻新闻
—分享—

果园镇有机稻种植示范基地培育出顶级大米“沁香一号”,各项指标全面超过泰国香米。

  红网长沙县站7月8日讯(星沙时报记者 蒋志斌)在2009年的农博会上,2万包“沁香一号”优质大米以48元/公斤的价格,6天时间内被抢售一空,从此一炮而红,改变了湖南没有高档米的格局。袁隆平院士评价,“沁香一号”的各项指标全面超过泰国香米,是名副其实的“超泰米”。这么顶级的大米是怎样炼成的呢?近日,记者来到长沙县果园镇新民村的有机稻种植示范基地,了解“沁香一号”的种植过程。

  自主研发绿色生态栽培技术

  走进果园镇新民村的有机稻种植示范基地,几十只白鹭悠闲地栖息在稻田中,放眼望去,视线范围内山清水秀,一幅恬静的田园美景就呈现在眼前。

  果园镇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杨国银告诉记者,作为有机稻种植示范基地,这里经过了非常严格的考察。“袁隆平院士、湖南省水稻研究所专家以及省市分管农业的领导都到这里考察了很多次,从土壤、水质、植被、生物多样性甚至人文环境上都进行了综合监测考量。”

  除了选址严格,基地在技术上也追求创新,“这里运用了省水稻研究所自主开发的包含重金属控制技术、病虫害生态防治技术、稻田有机循环技术为主题的整套有机种植技术体系,不施化肥、不打农药。”杨国银介绍说,在这里,省水稻研究所研发出了水稻“蜂蛙灯”绿色生态栽培技术体系,稻螟赤眼蜂、青蛙和太阳能诱蛾灯等都是秘密武器。

  据杨国银介绍,基地采取统一采购生产资料、统一施肥、统一防治、统一收割、统一烘晒的管理模式。为增强土壤肥力、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冬季播种紫云英、油菜,并采用发酵鸡粪作基肥,插秧后追施生物有机肥达到保苗丰产的目的。同时,通过放养稻螟赤眼蜂、安装太阳能诱蛾灯、投放性引诱剂等来防治主要害虫危害;通过稻田养蛙或鸭的措施达到除草及防止稻飞虱等害虫侵害的作用。

  通过赤眼蜂寄生防治害虫危害

  据杨国银介绍,绿色生态栽培的核心技术是通过稻螟赤眼蜂寄生对螟虫的寄生性来达到生物防治效果。“赤眼蜂是一种不到1毫米的小蜂,它的雌蜂专门寻找害虫虫卵,产卵其中,孵化出赤眼蜂的后代,后代出来继续寻找虫卵寄生,寄生率达80%以上,所以通过它可以严格控制害虫后代出生,从而达到防治稻田害虫危害的效果。”“南方水稻生产病虫害多,要做到有机栽培很不容易。但通过集成和创新'蜂蛙灯'技术实现了水稻的纯有机栽培的目的,虽然开头一两年难度较大,一旦不用任何化学农药后,稻田的害虫天敌(蜘蛛、青蛙等)群体就不断上升,当天敌达到一定的群体量后,就没有害虫的生存空间,所以我们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有机栽培理念。”他介绍道。

来源:红网

作者:蒋志斌

编辑:邓瑶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4/07/08/4210479.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