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恒达社区保利苑小区,社区将楼栋之间的灌木丛改造成停车位。图/记者华剑
红网长沙7月10日讯(滚动新闻记者 刘颖 实习生 陈冰思 通讯员 肖强)老旧小区没有停车场,但车却越来越多,车位的问题开始困扰着越来越多的社区;社区里纵横交错的小巷,车辆交会本身就很勉强,两旁再乱停乱放,出行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7月9日,芙蓉区交警大队表示辖区内第三批微循环交通疏堵工程已经改造到位,通过对小区内部和社区支路的改造,社区交通将得到明显改善。
挖灌木增车位一度遭居民质疑
9日上午10点,记者来到芙蓉区恒达社区的保利苑小区,这是一个多年的老小区,不大,仅有2栋楼,楼栋之间,则停放着整齐的车辆,地上新划的车位一目了然。一个月前,车位所在的位置,还是一个灌木丛。
恒达社区副书记魏成粮介绍,在改造前,保利苑小区并没有真正意义的车位,一楼的私人车库也常因为门口被其他车辆堵住而无法使用。
“大家都是两边楼下乱停,后来居民还采取过抽签决定车位办法,但这实施起来并不现实,就算抽签决定这个地方给你停车,只要你不在,肯定别人就会占用。”魏成粮说,因为车位问题,小区里不时发生车主间的小矛盾,而且这种乱停车的现象,也让小区的消防通道一直不畅通,存在严重隐患。
“以前两栋楼中间是一个灌木的绿化带,这次改造就把绿化带铲除了,铺上沥青,然后划定正规的车位。”魏成粮介绍,在施工前,社区工作人员曾上门做过问卷调查征求意见,但在施工当天,仍然受到了部分居民的反对,觉得小区绿化遭到破坏,不理解为什么要大规模施工。
“我们每天白天晚上都派了社区人员在施工现场进行解释,并且再三保证如果施工完毕居民还是不满意,可以再来找社区反映。一个月后施工完毕,没有再收到任何投诉。”魏成粮表示,虽然灌木丛被挖走,但所有树木都保留了下来,并且新增了几棵桂花树,小区以前只能停30来辆车,现在可以停50多台,已经能满足小区居民的需求,消防通道也完全畅通了。 交警部门看来,社区里正规的交通标线标识,还能为居民养成良好的交通习惯打下基础。
改造后有了车位还解决了就业
保利苑小区的居民罗运林,已在这里居住了8年,有一台私家车,算是老住户了。“以前绿化带的花坛只有一些小花和几棵桂花树,没有起到绿化的作用,反而老有人往里扔垃圾。”罗运林说,乱停车的现象则直接导致了其他车辆倒车难问题,自己好几次被其他车主叫下来让地方。
“施工期间小区的车子都不能停进去,大家只能在外面见缝插针,有些人确实有点不满,但改造完成后增加了车位,小区也干净了,下水道搞好了,大家都很满意。”罗运林介绍,现在小区不仅有了车位,还新增了门禁和监控,老小区也有了新楼盘的装备。
有了新的门禁和车位,日常维护则交给了居民自己。目前,恒达社区停车收费人员均由社区内部的40后、50后就业难人员、残疾人员组成,交警、社区干部则对其进行培训。“一方面设备需要维护,小区也需要人帮忙管理,另一方面这也能解决部分就业问题。”魏成粮介绍,这个模式已经在社区全面开展,并成立了一支交通文明督导队,佩戴红袖章,对微循环道路内交通违章停车进行劝导,个别违停现象突出的重点路段进行执守管控。
来源:红网
作者:刘颖
编辑:王娉娉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