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先成人再成才,让我一路走来

来源:红网 编辑:李艳华 2014-07-13 23:30:03
时刻新闻
—分享—

  雅礼中学1304班 张子阳

  
  参加名校提前招考“屡战屡败”,我愈战愈勇。去年中考,我以全A的成绩,考入梦寐以求的雅礼中学。入学前夕,在一位伯伯的引见和父母的陪同下,我拜见了“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袁爷爷亲切询问之后,兴奋地为我题词“圆梦雅礼雅礼圆梦”,并合影留念,勉励我以雅礼为新的起点,不断拼搏,顽强进取,实现人生更高的梦想。
  
  在我一路走来的时候,前方是“中国梦”所代表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蓝图,脚下是纯朴家风家训所指点的成人、成才之道。相信在“仰望星空”和“脚踏实地”兼容下,我的中国梦和家国情,将会越走越远,越走越顺!
  
  自强自立 自食其力
  
  “要成才,先成人”,幼小开始,父母就特别重视对我的生存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并以《增广贤文》中的名句——“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鞭策我自力更生。2010年夏天,刚满11岁的我,参加了《潇湘晨报》主办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小小报童在行动”。那时的我,每天清晨赶到长沙汽车东站批发当天刚刚出版的报纸,再到晨练人多的烈士公园,一份一份、满脸墨迹地零售油墨未干的报纸。这时的我,才深刻地意识到,幼儿园吟唱的“爸爸辛苦了,请喝一杯茶;妈妈辛苦了,让我捶捶背”,给我的感触是多么的肤浅和抽象;好不容易才能赚到“一碗米粉钱”的真实体验,让我真正体会到父母为家庭生计的劳累、奔波。短短的活动早已结束,我的行动却藉此开始。自从那以后,家里买菜、择菜、炒菜和洗碗、洗衣、拖地等,都有了我的身影。今年春季学校组织拉练野炊,我担当所在小组“大厨”的重任,“手艺”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书到用时方恨少,事不经过不知难”,“靠山山倒,靠人人倒,靠自己最好”,“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英雄好汉”,这一句句和风细雨般的老话,绝非教条,雅俗共赏,道出了我家父母教育、家风家训的真谛——“自强自立,自食其力”。农村出生、学业略成的父母,用他们独特的方式,为我创造和谐民主的成长环境,为我推演“奋斗人生”的历程。
  
  关心集体 热心公益
  
  受先辈们传统教育和父母警察教师职业操守潜移默化的影响,“国家国家,有国才有家”;“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客观为别人,主观为自己”;“上半晚想自己,下半晚想别人”等理念,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了中国印。在学校、在班级,在共青团、在学生会,在学校各类表演晚会和比赛现场,到处都有我活跃的身影、辛勤的汗水。2009年夏,我加入长沙市简牍博物馆的志愿者团队,成了一名小小讲解员;2012年,我又加入湖南省博物馆的志愿者团队,进行志愿讲解与人员疏导,均一直工作至今。2012年5月,我全家奔赴雨花区“托斯卡纳”小区,参加在那里举办的“同一片蓝天·爱的天使”义卖活动。我参与义演,妈妈参与义卖,爸爸参与活动组织,一家人都投入其中。2013年4月,即使在我人生面临重大选择——中考步步紧逼,且参加名校提前招考“屡战屡败”之际,澳洲“纸业大王”——澳籍华人魏基成夫妇一行,到长沙举行“天籁列车·湖南行”助听器爱心捐赠活动,我毅然决然地作为志愿者,全程参加这次由我父亲作为主要牵头人和组织者之一,得到省内外数十家媒体跟踪报道的重大活动。我的母亲也深度参与这次活动的宣传、策划,成了又一次全家出动的“义工行”。力所能及地资助遇见的流浪乞讨人员,是我从小开始的“常修功课”。
  
  诸如此类活动,我想还有很多很多,有的是过去完成时,有的是将来时,有的是现在进行时。不管是什么样的活动,不管是什么样的时间状态,始终不变的是“关心集体,热心公益”的家风家训,深入骨髓、不停传唱。也正是基于这种乡土情结、家国情怀,塑造出了我乐观豁达的品性。“感恩祖国,情系人民,服务社会,回报亲人”,已成为我的自觉行动,并将继往开来、代代相传。
  
  寓教于乐 提升自己
  
  身为教师的母亲,常以“要交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的座右铭来警醒我,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古训来激励我: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之人,就必须不断地充实自己、提升自己。2011年冬,我们全家投奔到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刘孝听教授门下,从一个个娓娓道来的历史典故中学习国学,汲取渴望已久的中华传统文化之精华,升华自己的理想信念,内化为自己的日常行为。每次上课的时候,父母总陪坐在我的身边,同样地翻开《论语》,拿出纸笔,做着课堂笔记,再一起在课后交流,互析疑难。在这一段培训的时间里,父母是我的“同班同学”,以自己上课仔细听讲、下课后不断钻研引导着我,鞭策着我。身教重于言教,耳濡目染,让我对“什么是勤奋学习?为什么要勤奋学习?怎么样勤奋学习?”有了一个颇为直观的感知与认识。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人和事,父母也结合《论语》等国学典籍中的观点、方法向我解释,帮助我分析、理解,以促进我的健康成长,展现出他铁汉柔情的一面。比如,在学习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不懂就要问;不懂装懂、似懂非懂,是一种危害严重的坏习惯。一张试卷、一道题,看起来好像都会做;但要真动手来做,却怎么做都做不出来,属典型的“眼高手低”。在生活上,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难免不犯错、难免不做傻事,但要知错能改、知错就改,则善莫大焉。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一首张明敏《我的中国心》,唱出中华儿女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行千里路,读万卷书”,一名古训,道出了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需躬行的真谛。“江山如此多娇”,只要有时间,无论去远近,我们全家都会选择外出旅行,或者是让我参加主题夏令营。我到过瓜果飘香的吐鲁番,品尝过烤全羊;去过神秘庄重的布达拉宫,了解到古老的天葬;还领略过华山磅礴的剑气,感受过东岳帝王般的尊严;一览武汉龟蛇锁江,遥感威海甲午风云;感知浙江清秀海湾,阅尽香港繁荣经贸;考察湘江源头话环保,拜谒故居知沧桑等。这些天文地理、自然风貌,历史人文、社会名流,路网交通、现代经贸,令我灵感迸发,写下多篇游记。在这样的旅行中游历、在游历中游学,在游学中点评、在点评中点拔,寓教于观、寓教于乐,以此不断地充实自己、提升自己。
  
  尾声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间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的父母也正是以上述“春雨贵如油,润物细无声”这样一种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家风家训,帮助我逐步形成今天的世界观、价值观,引导我筑梦未来、超越“蝶变”!

来源:红网

编辑:李艳华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4/07/13/4209063.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