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天的时间,解决了困扰我们几年的大难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确实为民办实事!”说这番话的老人叫文少开,他是一位在湖南文理学院老艺校朝阳路社区居住了20多年的退休教师,他对学校党委践行群众路线为社区居民办实事,感到十分欣慰与高兴。
朝阳路社区兴建于上世纪90年代,3栋宿舍楼居住着学校200余户教职工。随着时光流逝,小区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老旧、破损、缺失严重,软环境建设不足,居民对社区物业管理和安保工作满意度较低。近年来,社区部分住户向学校反映社区改造问题,但由于社区住户对改造方案形成不了统一意见,改造一事就这样停顿了下来。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了2014年5月份,学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征求群众意见。
学校党委书记李民和校长魏饴认为改造教工社区脏乱差问题,牵涉到200多户教职工的切身利益,是一项关注民生和惠及群众的民心工程,也是一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工程,虽然只有3人提意见,但要尽快解决。
为此,学校领导委托校长助理、党政办主任李钢带领国有资产管理与规划建设处、保卫处、后勤处负责人来到朝阳路社区现场调研、勘察,召开了社区教师代表座谈会,听取群众意见。经过数个小时的沟通与协调,教师代表与学校达成了改造方案。第二日上午,后勤处连夜拟出的改造方案躺在了学校书记和校长的办公桌上。两位领导当即批示:社区改造事关教职工切身利益,相关部门应将此事当作学校“一把手”工程妥善处理。
5月21日,社区改造工程正式开工,6月10日竣工,前后工期整整20天。工程重点改造了老干活动室、门卫值班室和车库,并对整个社区绿化带铺设了草坪砖,杜绝了公共绿地种菜现象,保证了社区的美观。社区住户马老师说:“如今的社区安全了、漂亮了、方便了,简直是焕然一新,大家都很满意!”
打造成“生态花园、幸福家园、文明校园”是湖南文理学院校党委为民办实事的重点,也是该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工作的重点。让群众的生活环境优美整洁,是社区改造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朝阳路老旧教工社区改造坚持走群众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广泛征求居民意见,使他们参与进来,充分调动了居民的业主意识和积极性,这是社区能安全、高速、优质完成改造工程的根本原因。同时,这种公开透明、凝聚共识、立言立行的工作作风,为该校教育实践活动后续整改工作树立了良好标杆,也让群众对整改工作充满信心。
来源:红网
作者:张珍 庹进平
编辑:王娉娉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