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水利工程影响房屋长期进水 受困17年的住户终于搬新家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欧金玉 田燕 编辑:王娉娉 2014-07-25 10:48:32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报记者 欧金玉 田燕

  7月2日,衡阳市石鼓区建设新村112栋9户居民分到新房后,又领到了搬家费。这些因为水利工程造成房屋长期进水,受困17年的居民终于脱离了困境。

  衡阳市石鼓区建设新村112栋居民居住的三层楼房建于1987年。1997年,该楼后面的一个排灌站(属市水利局下属单位)增容扩建后,一楼房屋经常被淹,最高时家里的水有1米多深。住户的家电家具、装修等被水浸泡全部损坏,一楼的3户居民根本无法入住,只能在外面租房住。因常年被水泡,整栋楼已发生倾斜,多处出现裂痕,楼上的6户居民也成天生活在提心吊胆中,居民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但17年过去了,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住在这里的都是低收入人群,有残疾人、低保户、下岗工人,好不容易买了这一套房子安家却得到这样一个结果。

  7月2日,记者来到实地采访,建设新村112栋一楼已完全浸泡在水中,根本无法入住,一群鸭子把这儿当成了家,在一楼楼道戏水。楼上的住户只得重新翻修了楼梯,垫高地面,才得以出入。

  记者从衡阳市城市防洪管理处了解,该楼坐落于黄沙湾排渍机埠蓄排水池内,以前该楼处于河床的正常水位之上。1998年底,省重点工程湘江大源渡航电枢纽工程建成蓄水,黄沙湾排渍机埠河段正常蓄水位比原来提高近5米,导致黄沙湾机埠排区长期被高水位淹没。当时的工程业主(省湘江航运公司)采取对黄沙湾机埠进行扩容改造的办法,基本上解决了排区内长期被淹的问题。

  但近年来,随着黄沙湾片区的建设速度加快,建筑物覆盖的范围越来越大,蓄水面逐渐减少,只要下雨,排区内水位立即上涨,112栋居民住宅楼所处地势低洼,导致房屋基础甚至一楼地面常年被水淹没。2011年发现该楼有轻微倾斜险情后,该处多次给省、市相关部门反映情况,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有关部门调研后认为该栋楼居民应迁出蓄水池内,属湘江大源渡航电枢纽工程建库时淹没补偿实物调查时的遗漏,明确了由省湘江航运公司、省移民局等责任主体方出资,由属地政府具体落实搬迁实施方案。

  居民所在的五一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邹波告诉记者,112栋居民多年来确实饱受房屋被水浸泡之苦,近年一到涨水季节,街道干部也最担心这栋楼居民的安全,由于街道没有能力解决居民的安置问题,也只能是在涨水季节动员居民暂时搬离险境。2012年,有关部门从省里争取来了80万元安置资金,但这笔钱最多只能解决一楼三户居民的问题,楼上住户的安全隐患仍难解决,所以此事一直拖了下来。

  令人欣慰的是,今年6月初,石鼓区区委副书记、副区长黄辉承包了这一信访积案,黄区长接访了解情况后,承诺两个月解决居民安置问题。通过想办法,区政府拿出约80万资金,为住户争取到安置房,不到一个月的时间,112栋的住户就拿到了新房的钥匙,问题终于彻底解决。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欧金玉 田燕

编辑:王娉娉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