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5名大学生在长沙县金井镇开展志愿服务 用汗水为青春作注

来源:红网 作者:廖真怡 董宇航 编辑:王津 2014-07-31 11:10:57
时刻新闻
—分享—

大学生志愿者们引导孩子们分辨暴力的不同行为。康子弘 摄

  红网长沙县站7月31日讯(分站记者 廖真怡 见习记者 董宇航)暑假,对于许多学生来说是一个难得的休息游玩、自我调节的好时机。然而,湖南商学院的15名大学生们却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丰富多彩的志愿者社会实践活动中。七月骄阳更胜火,而在这片酷热中,他们用自己的一片赤诚心为长沙县金井镇的孩子们送来夏日里的一份清凉,在茶乡撒播青春正能量,种下一颗颗快乐和希望的种子。

  15名大学生下乡志愿服务

  来自贵州的曹霞是此次县妇联组织开展的国际计划大学生志愿活动的参与者之一,她与14名同伴经过前期培训后被分派到位于金井镇的5个儿童幸福家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期15天的志愿活动中,大学生们与当地孩子朝夕相处,在游戏中帮孩子们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学习自我保护技巧。

  “刚进大学时对社会工作专业完全没有概念。”3年前,第一次踏入湖南商学院大门的曹霞还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外地孩子,直到大二她才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产生兴趣,开始积极地寻求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就像一块干燥的海绵,贪婪地吸收着知识。”

  15名大学生一起来到乡下开展志愿服务,对于孩子们来说,是新奇的,而对于常年生活在城市的这些“大孩子”来说,这次志愿活动也一样充满了新鲜。曹霞说感觉自己像是打了鸡血一样,有用不完的力量。“孩子们都很可爱,一个个眼睛水灵灵的,像葡萄。”来金井的第一天曹霞就喜欢上了这些孩子。

  孩子们天真的笑容鼓舞她

  孩子们也很喜欢这个热情活泼的大姐姐。“'姐姐,中午来我家吃饭吧!'就这一句话,我突然知道自己为什么执着于志愿活动,我想这就是快乐的力量!”曹霞说。十多天下来,如今的曹霞早已和孩子们打成一片,然而回想起初来金井时的情景,她依然感概万分,“第一次离开家去这么远的地方工作,心里还是有点忐忑。”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容与渴望知识的眼睛给予了她最初的力量。

  在金龙村,曹霞和同伴们每天6点就要起床,简单准备之后迎来忙碌的一天,虽然辛苦,但感动也一路相随。“活动第二天我们画自画像,一个孩子交上来几个画得很灿烂的笑脸,并指着其中一张说那就是我,我眼睛一下子就红了。”曹霞有些感慨,“其实农村孩子比城市孩子更加直接,虽然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没有那么强,但是你能从他们的眼睛里看到光芒,那是对爱的渴望。”

  金井镇的孩子们中不少是父母常年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这些大哥哥大姐姐们的到来,让孩子们学到了知识,感受到了更多的关爱和鼓励。“我们培训时学了一些关于儿童自我保护的课程,通过游戏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将一个个儿童自我保护的小技巧传授给需要呵护的孩子。”

  快乐的时间总是短暂的,15天转眼即逝,还有一天曹霞就要与孩子们告别了。走进曹霞的房间,桌上地上堆满了孩子们写的小卡片,稚嫩的字迹间传递着最真实的感动,明天就要离别了,曹霞默默地收拾好行李,她的下一站是厦门,那里又有新的志愿生活在等着她。

来源:红网

作者:廖真怡 董宇航

编辑:王津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4/07/31/4204365.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