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国家级文化产业园是昭山示范区提出的三个“国家级”战略构想之一。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试验)园区是国家对一个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最高荣誉。目前,全国有8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和7个试验园。今年,昭山示范区参与了第五批申报,并成功通过省级评审,被推荐到国家文化部,现在,申报工作已进入到关键阶段。
调度会上,区宣传部负责人汇报了昭山示范区申报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试验)园区的相关工作。昭山示范区是长株潭的生态绿心,具有不少得天独厚的申报优势,包括省、市领导对昭山这次申报工作高度重视,湘潭市已与华侨城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三纵四横的路网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以设计创意版块为主的七大文化产业门类独具特色等。在区工管委的领导下,昭山示范区做了大量工作,不仅精心准备了申报材料,制作了文化产业园画册,设计了主题推广语,编制了产业园的用地规划和产业规划,还迎接了国家文化部文化产业司、省文化厅、市政协等多位领导的考察。
区党工委委员、组织(统战部)部长吴新琼说,这次既是一次工作安排部署会,也是一次文化产业研讨会,进一步增强了昭山发展文化产业的信心。他要求会议之后,相关部门立足长远,着眼全局;认真思考,理清工作思路;通力合作,形成工作合力。尤其面对当前的迎检工作,各部门要把具体任务抓紧抓实,确保申报工作稳步有序推进。
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成秋兴要求,推动昭山文化产业的发展要精确定位昭山文化产业形象,进一步挖掘核心文化资源,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的竞争力;要精心打造文化产业发展平台,为昭山文化产业长远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政策、人才支持;招商引资工作要精准发力,统筹兼顾,确保大中型文化企业尽快落户,全力维护良好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
区党工委书记杨晓军说,三个“国家级”的创建是昭山示范区的奋斗目标。其中,国家级文化产业园是启动最快,基础最好的一个。昭山的区位得天独厚,交通四通八达,生态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具有发展文化产业的多重优势。他要求:全区上下要充分认识到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认识到文化产业广泛的发展前景,认识到文化产业是昭山未来的主导产业,牢固树立“文化兴区”的理念;要充分发挥昭山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势,明确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在税收、土地、人才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要加大招商力度,特别是加强对龙头企业和领军人物的引进,形成集聚效应。
来源:红网
作者:胡宁
编辑:胡弋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