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记者 袁树勋 石门报道
丁进华是石门县城投公司的总经理,他被当地干部戏称“融资部总监”——为全县的城镇化建设融资。
地处湘西北的石门,是国家扶贫攻坚试点县。2012年末,它的城镇化率是36.5%,比全省平均水平还低10个百分点。去年,县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未来5年内,城镇化率要达到45%,县城建成区面积要超过23平方公里。
如今,石门城区建成面积为16.8平方公里,要实现上述目标,年均要增加1.4平方公里,按每平方公里投入1.5亿元资金算,每年需投入不少于2个亿的建设资金。
这么多钱从哪来?去年的全县经济工作会议报告框定了一个方向,“调动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建设,形成政府投资引导社会投资的投融资机制。”
引导社会投融资的任务,落到了县里几个融资平台的头上。
最大的平台城建投,今年分到的任务是融资5亿,争取年底到位3亿——大致相当于全县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丁进华觉得压力不小。
寻求一种更公开更透明的办法
去年,十大城建项目之一的澧水河风光带项目谋划启动,投资总额估算超3亿元。
以往,这类项目可以申请政策性贷款。但其他城建项目已经贷了不少钱,再拿着澧水河风光带的项目书去敲银行的门,丁进华觉得希望不大。
当地政府考虑过的另一个办法,是投资置换土地。简单的说,就是让投资商先垫资建工程。风光带建成后,沿岸的土地也升值了。地方政府低价把土地给投资商用来开发,抵偿投资商之前投入的资金。
不过,这种办法“协议出让”土地的色彩太浓,为钱权交易提供了诸多便利,颇受诟病。
“去年,国土部等四部委发了个文件,禁止采用‘投资置换土地’。”丁进华记得。
但贫困地区的城镇化市场融资,还得在土地上做文章。能不能找一种合法的、更公开透明的办法?这个问题,一度困扰着丁进华。
去年,石门县城投公司副总经理杨万京受邀到武汉参加一个城镇化研讨会。
会议的主办方是武汉汉海拍卖有限公司,它试图推荐一种名为项目投资收益权的融资办法。
这种模式可以这么理解:投资商垫付项目经费——项目完工后,周边地块升值——地块拍卖的溢价部分,投资商抽取一定比例作为回报。
杨万京带着资料回到单位。听完他的介绍,丁进华觉得可以一试,便向政府领导做了汇报。
经过政府常务会议表决,人大审议后,石门县决定与汉海公司合作。
澧水河风光带项目,主体是3.7公里的滨河路建设工程。按游戏规则,投资商承担全部建设费用,工程则由地方政府负责实施。作为回报,投资商可获得项目投资收益权。
当然,这个过程要公开竞拍。拍卖组织者是汉海公司,它收取拍卖佣金作为回报。
今年4月,拍卖会举行,起拍价为3.24亿元——正好是土地报批、征地拆迁等全部建设费用。三个竞拍人经过23轮举牌,最终,一家公司以4.22亿元胜出。
“不花一分钱获得了项目所需的费用,还额外多出近一亿元的财政收入。”石门县委常委、副县长李厚元对这个结果表示满意。
那么,这家公司获得的投资收益权,又将如何变现呢?
丁进华介绍,澧水河沿岸有270多亩地可供商业开发,风光带建成后,这些地块的价值会凸显。“到时候,我们会拍卖这些地,成交价减去第一拍卖的4.22亿元后,剩下的部分,其中一半,就是投资商的回报。”
“既保护了投资商,又保护了干部”
对于“投资置换土地”这种在欠发达地区盛行的模式,石门县城建系统一名官员深有感触。
几年前,他在外地某县供职。当地搞一个市政工程,但财政拿不出钱。当地政府遂引进一家外地公司,让它掏钱建了这个工程。作为回报,这家公司以二十万一亩地的“廉价”,拿到了上百亩土地用于房地产开发。
“当时很多人说闲话,上百万一亩的地,这么便宜就送出去了,肯定是政府领导收了钱,”上述官员说,“你没法跟他们解释,因为关键环节都是私下操作,土地出让没走招拍挂,估计随意性很大,里面是不是真有猫腻也不好说。”
“投资置换土地”是BT模式的一个变种。所不同的是,前者是以土地抵偿投资商的投入,后者则是用现金。相同的是,二者都不公开操作。
然而,这种以邀请招标方式确定投资人,导致市场竞争不充分,往往造成熟人承包工程的局面,难免遭受“可能有利益输送”的诟病。
在向客户介绍“项目投资收益权模式”的优势时,为了便于理解,楚天汉海拍卖公司董事长朱海斌常把它与更为人所熟知的BT模式做比较。“这届政府答应得好,换一届政府,它不承认了,怎么办?”朱海斌经常这么反问投资商客户,“土地投资收益权不一样,它是公开拍卖的,等于有法律保障。”
“既保护了投资商,又保护了干部。”带着这类说辞,朱海斌频繁拜访各地官员。在湖南开展业务一年时间来,省内有6个县区政府成了他的客户,成交额约20亿元。
朱海斌曾经到广东开拓市场。但他发现,经济发达地区政府,财政资金相对雄厚,融资渠道也更多,对他的推销,不太感冒。“我们的模式,更适合欠发达地区”。
利益共享,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BT中,投资商先垫付工程资金,完工后,地方政府再进行现金支付或以土地抵偿。在这个过程里,投资商只需要垫付工程款。
但在项目投资收益权模式中,土地报批、征地拆迁的费用,投资商也要垫付。资金盘子比BT更大,对投资商而言,资金成本更高,资金风险也更高。
同时,在征地拆迁启动前,投资商的部分款项就要到位,作为征拆费用。但征地拆迁是“天下第一难事”,如果拖延时间过长,投资商的资金成本就会一路高涨。“对政府压力小了,但对投资商压力大了。”李厚元总结。
另一点是,地块拍卖后,溢价部分的款项,如何支付给投资商?
城建系统一名官员举了个例子,“拿土地出让金来说,钱从交款单位或个人,到国土部门,再到银行,最后到财政户头,有十多个环节,每个环节怎么操作,都有明确的规定。项目投资收益权的这个钱,通过什么程序给投资商?没有一部法律做出了明确解释。”
项目投资收益权模式,只是石门探索城建市场化融资的一部分。
澧阳路改造是今年城建工作中的重头戏。出于安全、美观的考虑,项目方计划把通信、有线电视等各种弱电线路埋入地下。
这项工程费用也不小。县委书记董岚介绍,石门准备采用PPP模式来操作这个项目。
PPP是一种公私合营模式。它可以这么理解:政府将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等政府责任,以特许经营权方式转移给企业,双方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共同体关系,政府的财政负担减轻,社会主体的投资风险减小。
“当前,中央大力倡导探索城建社会化融资创新,PPP就是关注度很高的一种模式。”湖南省改革办一名官员透露,“湖南希望在这方面有所探索,前段时间,国家部委以批复的形式给予了肯定。”
来源:红网
作者:袁树勋
编辑:王娉娉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