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消息,8月份开始,市区禁停的金沙路、车站路、劳动路、北正路的电子监控开始全面执法,电子警察对于违法停车20秒以上的车辆、跨越双黄线的车辆进行自动记录。
争议围绕“20秒”展开。“举个例子,假如司机突然身体不适,这种情况下是不是可以停一会呢?突发情况怎么能有20秒的限制呢?”一位市民在浏阳网浏阳论坛发帖称。
对此,市交警大队做出回应:四路禁停从一开始就明确表示全线实行全天禁止车辆停放,“20秒不是说允许车辆停20秒,禁停路段哪怕是停一秒都是违规的。”
镜头①
一位患病老人下车花费58秒
时间:18日上午9点50分
地点:金沙路集里医院
徐先生家住禧和社区,因父亲患重病,须定期前往医院检查。他讲述自己从家中到医院的经过:我陪父亲去集里医院时,每次都是在人社局前面停车,父亲下车站定后,我再转弯去淮川河附近停车。因为车停医院要付费,父亲节省,不愿意。听说现在停车超过20秒就会被抓拍,今天我送父亲真是不好怎么处理。
在记者提议下,徐先生与老父亲在停车场做了一个测试。老人中风,腿脚不便,他小心慢慢挪,在儿子帮助下下车,共花费了58秒。
镜头②
熟人相遇顺带坐车花费31秒
时间:18日上午10点40分
地点:劳动路
昨日上午10点40分,天下大雨,劳动路上,一辆私家车和一对母子相遇。
母亲发现熟人开车后,十分高兴,招呼车主停下,问“能不能载自己和孩子回家”?车主表示同意。但孩子却不配合了,几乎哭起来,母亲一直在安抚他,直到上车。记者按下秒表,耗时31秒。
附近一家店老板表示,因为道路禁停,经常有司机将车停在店铺门口,朝她喊“买包烟”、“买瓶水”,她就帮忙把东西拿出去。但现在超过20秒就会被抓拍,她找零钱的时间都不够。
镜头③
的士司机停车普遍不超20秒
地点:四条禁停路线
记者在四条禁停道路采访时,发现不少的士司机对政策很清楚。一位黄姓的哥表示,以前违停如果没被交警发现,自己还能逃脱处罚,现在电子交警抓拍,在乘客上下车时都要加快速度了。
北正路中医医院附近,有乘客拦车,由于大雨,收伞花费了一些时间,急得的哥大喊“请快点”;车站路花炮女神附近,一位的哥停下后,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上下客。
记者现场直击后发现:的士司机在四条禁停道路上下客,普遍能在20秒内完成,实现了“即停即走”。
争议焦点
20秒怎么来的?
“这有点不可思议。”昨日,金沙中路上,市民李女士如此向记者表示。和李女士一样,在浏阳网浏阳论坛内,大量帖子指向一个问题:20秒怎么来的?
网友“山村樵夫”在帖文中写道:我不反对禁停,我举双手赞成部门措施,但“20秒处罚”的政策在发布前应该举行听证,了解市民的意见。
网友“扬帆远航”则表示,政策要考虑现实情况,“举个例子,假如司机突然身体不适,如果再朝前面开很可能会出事,这种情况下是不是可以停一会呢?突发情况怎么能有20秒的限制呢?”
对此,市交警大队回复称,市民对“浏阳电子警察执法采用证据时间为20秒”颇有异议,实际上国家行业标准《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图像取证技术规范》(GA/T8322009)规定了机动车静止期间的交通违法证据图片间隔时间至少为10秒,而浏阳自2011年禁停开始起对于电子警察查处的违反禁令标志的停车行为均采用间隔20秒的规则,是远高于《取证规范》要求的。
20秒能否延时?
“车上坐几个人,要在路途旁下车,有时20秒比较难完成,特别是有老人和小孩的时候。”网友“杨佳”说。那么,20秒能否延时呢?
“其实,市民对'电子警察抓拍20秒'有一种误解。”交警表示,四线禁停是2011年就开始执行的,电子警察抓拍也一直都在运作,“可参考浏公交告〔2011〕6号《浏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关于对金沙路、劳动路、车站路全线实行车辆禁停限制交通措施的通告》、浏公交告〔2012〕22号《浏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关于对北正中路、北正南路实行车辆禁停限制交通措施的通告》。”
“四路禁停从一开始就明确表示全线实行全天禁止车辆停放,20秒不是说允许车辆停20秒,禁停路段哪怕是停一秒都是违规的。”交警说,全市在2011年已经通过“禁停”,就应该遵循国家所规定的“禁停标准”,如果对于国家规定还可以讨价还价,那就太不严肃了。
“根据国家行业标准《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图像取证技术规范》,浏阳交警在禁停路段执行电子警察抓拍取证时间为20秒,是符合国家行业规范的。”本报常年法律顾问王洪流律师表示,道路禁停标识一旦设立,就意味着没有商量的余地,交警大队完全可以“不听取市民意见”,只不过以前更多采取的是“锁车”的方式,一些人可以逃脱惩罚;如今是电子抓拍,大家必须严格遵守而已。
新闻点评
这是城市发展的阵痛
市民谭先生是一位商人,为做生意经常出国,结合其他地方做法,他发表看法:如果在国外,一项法规出台,任何人都会严格遵守,没有商量可言。
居民觉得“不适应”,主要讲的也就是“国情”。浏阳目前交通环境差,部分车主素质不高,停停靠靠觉得很正常,大家也都习惯了,还有一个最大的原因,是停车场极度缺乏,这种“严肃执法”直接变成了市民为这种城市设备不完善而买单。
“所以说,居民承受的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阵痛。”谭先生说。
“问题的实质是行车难和停车难的博弈。”交警身份的浏阳论坛网友“集结号”在一篇题为“四路禁停到底是怎么回事?”的帖文中阐述道:因为公共道路资源是有限的,而作为秩序管理者来讲,必须先保障行车权再来考虑停车权,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道路是用来行车的不是用来停车的,停车就应当到道路以外的停车场去。
“如果只从管理角度出发,提高管理强度,加大执法力度虽然可以有效地解决行车难问题,但是相对的停车难问题就会更加凸显。”网友“集结号”表示,因为道路公共资源有限,将公共资源分配给行车保障了行车秩序,公共停车资源就会紧张,“但是如果不将公共道路资源优先分配给行车,当行车秩序混乱道路拥堵局面产生的时候,停车将变得更加困难。”
所以,“道路以外停车场的缺乏”才是导致市民对“20秒处罚”产生争议的症结所在,并不在禁停管理本身。所以,“呼吁停车场的建设”才是走出争议的关键。
来源:红网
作者:张玲
编辑:王津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