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株洲站8月22日讯(株洲日报记者 罗欣)随着城市化发展步伐的加快,城市周边大量农用土地被征用。得知要拆迁了,一部分适龄农村青年通过“闪婚”,极短时间内成为拆迁家庭的一员,以此获得更多的征地补偿。然而,这种“拆”来的婚姻在短时间内就暴露出矛盾,物质极大满足,幸福却成为“悬念”。“拆迁婚姻”,究竟是喜是悲?
认识3天,就结婚了
“我现在都不明白,那次匆忙地决定人生大事,是不是过于草率。”面对记者,石峰区谭玉婷依然心神不定。
25岁的她,结婚还不到一年。她丈夫是邻村的。去年底,她和丈夫因相亲相识。头次见面双方印象不错,因为男方所在的村正拆迁。如果此时结婚,可得一笔不菲的征拆费。两家一合计,认识第3天,他们就迅速订了婚、领了证,成为典型的“闪婚”,没多久还办了一场像样的婚礼。
先结婚后恋爱,又处于蜜月期,小两口婚后的日子过得很滋润。可毕竟没有感情基础,好景不长,几个月后便没了新鲜感,少了共同语言。两个人都没有工作,在家也是各干各的。婆媳关系慢慢地亮起红灯,谭玉婷便感到日子越过越压抑。
上个月,因一件琐碎小事,谭玉婷与家人吵了一架后便离家出走。如今已离家近1个月了,丈夫电话都没来一个。
与谭玉婷的经历类似,她村里另一个人也嫁入了拆迁户,除了经济上直接“奔小康”之外,幸福并未相伴而至。
“赶在拆迁前嫁人、娶妻,这种现象很普遍。”云龙示范区的李涛,在拆迁前火速娶妻,如愿得了人头费、安置房。婚后不到两年便争吵不断,夫妻关系闹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婚姻殿堂岌岌可危。
婚姻像一桩“买卖”
拆迁,让适龄男女加紧相亲、飞快“闪婚”,也让婚姻蒙上利益的阴影。
“一旦按市场的思维方式处理,婚姻就成了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工具。”湖南工业大学伦理学专家陈科华教授认为。人们把利益最大化原则运用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拆迁婚姻”家庭就是为利益而组成,婚姻更像是一桩“买卖”。
“人的需求是多样的,不只需要物质。”陈教授说,婚姻本来是为了幸福,但只有物质的婚姻,怎么会幸福?!
“‘拆迁婚姻’本身就带有很强的功利性,且没有牢固的感情基础,要维持很难。”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周蜜也这样认为。
“拆迁婚姻”源于拆迁政策。
按照当前的征地拆迁补偿政策,征地赔偿、安置与户口人数直接挂钩。人口的多少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征地拆迁补偿费的多少。一个家庭要想拥有更多的人口,最快捷的办法就是让适龄青年马上结婚。
“征地拆迁补偿政策的制定,应考虑到这点并加以完善。而《婚姻法》也应紧跟市场经济发展步伐。”陈教授说。目前,我国婚姻离合的成本相对较低,也变相“纵容”了一部分人以婚姻获利。
婚姻关系到两个人一辈子的幸福。周蜜建议,要多沟通,多了解对方及家庭,只要学会宽容,“闪婚”也能幸福美满。
(应受访者要求,拆迁婚姻人物均为化名)
【记者手记】
为了几万甚至数十万的补偿,不惜以婚姻作赌注,看似是一笔利润丰厚的“生意”。不过,如果是以牺牲幸福为代价,这笔“生意”是否划算?
采访中,“拆迁婚姻”不幸福的,远远多过幸福的。“拆迁婚姻”缺乏牢固的感情基础,快速结婚随之而来的或许是快速离婚,甚至酿成悲剧。
婚姻不是买卖,金钱敌不过时间。在利益面前,抵抗住诱惑,让婚姻回归本源,才会走上幸福的康庄大道。
来源:红网
作者:罗欣
编辑:胡弋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