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翟官星,保靖民中毕业,今年考取四川大学。家里面只有60大几的爷爷奶奶和我。我10岁时父亲病故,母亲改嫁南京。现爷爷奶奶在家务农,收入微薄,加上年岁已高,体弱多病。大学录取通知书让我们喜笑颜开,但随之而来的每年8000多元的学杂费又使我们倍感无助。感谢长沙来的伯伯阿姨,给我们了一次起航的机会。我一定加倍学习,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用优异成绩来报答各位;并争取长大后,尽可能地回报社会。”
这次返乡助学活动由长沙民族联谊会保靖分会发起,活动得到保靖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的高度重视,并得到保靖县妇联、县教育局、县电视台等职能部门大力配合。为开展好这次“大学圆梦行动”,保靖县妇联、县电视台工作人员,于7月20日至7月26日,先后深入到保靖县10个乡镇,对特困大学新生一个个进行了进村入户摸底调查,收集他们的家庭情况,拍摄了电视短片,保证了活动顺利开展。
绝不能让‘因为无钱而上不起大学的事情’在保靖发生!”保靖县长杨智慧铿锵表态,让在座的干部、家长或者老板们,看到了孩子们的希望。据杨智慧介绍,县委书记卢向荣对这一块工作,更是经常过问,多次研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这次资助的20名特困大学新生都是从今年全县548名特困大学生中,按照分会要让爱心献给真正需要的大学新生的要求,从一要成绩优异、考取一本大学,二要家庭特困、急需帮助的两条基本条件中,挑了又挑,选了又选,搞出来的。”保靖县妇联副主席侯慧介绍到。
“这次每生5000元助学金,只是点燃了孩子们的希望之灯。要想孩子们在以后的四年顺利完成学业,还得有更多的爱心加入进来,有钱的出钱,有机会的给机会,才能给孩子们一个光明的未来。”湖南银发集团董事长、保靖分会会长王国梅在会上发出呼吁。
“保靖老板就是好,孩子上学有着落”,一个学生家长现场唱起了感激的山歌。
来源:红网
作者:江世炎 彭司进
编辑:胡弋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