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压电改造现场
红网新邵站8月26日讯(通讯员 谢丽英)8月25日上午11时30分许,新邵县新田铺镇水尾村1组村民杨向群打开空调。阵阵凉风迎面吹来,让杨向群顿觉凉爽。这让他喜不自禁,家里的电器终于可以派上用场,自己也能和城里人一样,从此过上幸福生活了。自8月18日起,国网新邵供电公司在水尾村正式启动低压电改造工程。该村4个低电压小组村民电器无法使用的问题一朝彻底得到解决,村民不再为低电压而犯愁。低电压影响村民生活
“未改造前,逢年过节要想呷个熟饭都不容易啊!”杨朝民是水尾村2组的村民,说起家中的电时,他打趣地说。两年来,杨朝民家的电压一直偏低,去年大年三十时,杨朝民知道家里的电压低,煮饭速度慢,便特意下午就开始煮饭。让他没料到的是,丰盛的菜肴摆上桌很久了,饭却还是没有熟。最后,春节联欢晚会开始很久了才吃到饭。村民杨向群之前住在长沙,习惯了城市的生活。3年前,他回到村里居住,陆续购买了洗衣机、空调、电视、冰箱等现代化电器。可是,这两年里,他过得却是地地道道的“农家”生活,因为电器一直无法正常运转。去年春节,他为了能让家里更亮堂一点,特意将家中的灯泡换成了200瓦的,然而,200瓦的电灯泡亮度此时也仅相当于正常灯泡20瓦的亮度。更让他记忆深刻的是,去年一个冬天的夜晚,他正在洗澡,洗着洗着,水就便冷了,澡没洗完只得穿上衣裤出来,原来是电压太低,电热水器根本就不能正常工作。像这样的尴尬在他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于是,一到煮饭的时侯,他便习惯性地关闭家里所有的电器。尽管水尾村电网经历过一轮改造,但由于供电半径过大,线径过小,电杆及其他金具设备因年久失修已严重老化,加之近年来,当地村民家用电气拥有率大幅上升,致使该村出现低电压的现象,很多电器都无法正常运行,500余名村民的生产生活受到影响。低电压改造如火如荼
头戴红色安全帽,身上缠绕着安全带,双脚套上脚扣。
8月22日上午12时许,国网新邵供电公司新田铺供电所工作人员唐坤民尽管已经工作了一个上午,他依然精神抖擞。这时,他还要为2组最后一户人家把入户电线接上入村主线。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后,一眨眼功夫,唐坤民就爬上了那根在日前就立好的10米高电杆。只见他熟练地将二线横担套在电线杆上,用扳手拧着螺丝将二线横担箍紧。在多次摇晃确定二线横担已经牢固后,熟练地将入户线缠绕到二线横担上绑紧,再将接口快速连接到已通电的主电线上,完成了接电入户的最后一项工作。因为操作熟练,唐坤民从上电线杆到下电线杆,整个过程大约10分钟。此时,正午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气温急速上升,摸在手里的横担滚烫滚烫的。当唐坤民下电线杆后,已是满脸通红,汗水早已挂满了他的脸颊,厚厚的工作服后背已被浸湿了一大片。不过,在通电的那一刻,当听到村民大声向他通报家中电器能正常启动后,他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新田铺供电所生产副所长刘玉民介绍,今年5月,该村向电力部门提请低压电改造。通过现场勘查后,国网新邵供电公司立即制定了改造方案,决定为该村1、2、3、4组实施低压电改造。经过精心准备,8月18日,新田铺供电所低压电改造正式启动。该所生产班6名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对该村进行改造,本次改造更换变压器一台,新立10米电杆14基,更换导线1000余米,并逐户为村民接上了进户线,确保村民用上了正常电压的电力。齐心聚力改造低压电
8月25日中午,杨向群家的低压电已全部改造完成。
得知完工的消息后,杨向群欣喜地将家中的电器全部插上电。当他看着电器都能正常地运行,很是兴奋,他热情地招呼供电所的工作人员进屋休息,并送上一杯杯凉茶。杨向群激动地和大家聊起了这次低压电改造过程,很多场景令他感动。5月初,他们去电力部门提请低压电改造,电力部门迅速予以了积极回应,并制定改造方案。改造后,村民们不用出一分钱便能享受高质量的电。电力工人的工作态度更是令人敬佩,天刚亮就进场,烈日下照样工作,工作一丝不苟,直至傍晚才能回家。
正是如此,也深深感动了当地的村民,大家都主动加入改造的队伍中来,帮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此次低压改造,该村的电线杆全部更换。大部分电线杆可以通过吊车立杆,但是还有多个地方,吊车无法抵达,立杆只能用人力,特别是还有电线杆需要立进山上,于是,村民就主动站出来,义务帮助抬杆、立杆,节省了工作时间。在当地村民的帮助下,低压电改造快速推进。通过一个星期的努力,1、2组低压电改造完毕,3、4组村民的低电压改造即将拉开,预计在8月底也能完工。
“电通到哪里,我们为民服务就要覆盖到哪里!”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新邵供电公司将活动作为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途径,坚持边学边查边改,着力解决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今年以来,新邵供电公司将低电压整治作为服务群众的工作重点,目前,此项工作正全面展开,低电压村将逐步被消灭。
来源:红网
作者:谢丽英
编辑:邓瑶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