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沙县:生态路来了 村民能与泥水路拜拜了

来源:红网 作者:潘东晓 通讯员 胡欣 编辑:高芹 2014-08-26 15:07:55
时刻新闻
—分享—

在长龙街道湘峰村东塘组,绿树掩映下,一条碎石路通组入户。这条被称呼为“生态路”的道路,改变了以往农村居民雨天出门一脚泥的情形。刘晓东 摄

  红网长沙县站8月26日讯(星沙时报记者 潘东晓 通讯员 胡欣)绿树掩映的村里,一条碎石路通组入户,改变了以往农村居民雨天出行一脚泥的情形。这种由碎石铺建、正在长沙县农村悄然推进的新型组级公路,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生态路”。它既解决了大规模硬化路面资金不足的问题,又满足了农民出行的新需求,颇受农村居民欢迎。

  昨日,记者从创新出该道路建设方法的长沙县交通运输局获悉,今年长沙县拟将采取村组居民投工投劳、政府补助的方式,建设总长120公里的生态路。

  一脚泥的土路该改变了

  “去年,家门口还是一条泥巴路,下雨时一踩下去就溅起一滩泥水。”长龙街道湘峰村东塘组的刘红专,家门口的那条泥土路他从出生走到现在。

  “上世纪农村发展滞后,农民在泥土路上走着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顶多雨天少出门或打赤脚。”刘红专告诉记者,“可是现在不行咯,农民也讲究咯。”

  刘红专口中的“讲究”指农民对家门口道路的要求高了。“如今不少农民也穿上皮鞋和高跟鞋了,上了县域主干道还有公交可搭乘,难道还踩泥水路?”一句朴实的话,道出绝大部分农民的心声。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民也希望像城里人一样,一出门就有一条干净整洁的道路可以走。雨天没泥水、晴天少扬尘……刘红专描绘着对“路”的梦想。

  水泥路修到家门口成本过高

  陈凌康,湘峰村党支部副书记。农民对路的要求他不知听了多少遍,修路也成为村部一段时间的中心工作。“村上能不能把水泥路修到家门口?”随着修路计划的启动,村民纷纷向村部提出要将泥土路都硬化成水泥路。

  为此,村上粗略做了一个硬化路面的预算,结果却让人瞠目结舌。

  “湘峰村将负债上千万元。”陈凌康给记者算了下,湘峰村通组入户的泥土路总长近百公里,而修水泥路造价达40万元每公里。如果按全部水泥硬化的要求,就算有上级财政的支持(水泥路县财政补贴20万元每公里),村级财政也将背上巨额外债。

  巨额的资金缺口浇熄了村民们修水泥路的热情,但没有浇熄他们对修建一条“好路”的追求。

  物美价廉的生态路应运而生

  “农村对于通村组公路有很大需求,但受限于资金不足、路线分散等问题,不可能将所有路面硬化。”农村出行现状,被主管部门看在眼中、记在心中。县交通运输局公路站相关负责人说,一种结合本地条件的生态路应运而生。

  在原有的泥路上,进行路基压实加固,填埋8-10厘米厚泥结碎石基层,然后表层铺设5厘米厚碎石路面,路好走又不会溅泥水,关键是成本低廉……去年9月,县交通运输局在长龙街道茶塘村试点修了4条生态路,颇受居民欢迎。

  “这种路不正是我们需要的吗?”已是村民小组组长的刘红专,代表全组向村部及上级部门逐级申请修建生态路。今年6月,全组的道路已修建起来。碎石小路在村间蜿蜒,直接通入该组30多户100多名居民家中。

  今年计划修建120公里生态路

  “下雨天也可以穿高跟鞋和裙子出行了。”东塘组的胡义辉坐在家门口和亲朋好友聊天,碎石铺就的生态路正通到她的家门口。

  “村民没出一分钱,修建时每户出两天工就行了。”胡义辉说,现在出门,鞋子、裤脚一点泥水都不会有,“农民也能像城里人一样与泥水路说'拜拜'了。”

  “生态路不算上人工成本,每公里造价约6万元。”陈凌康说,“加上政府每公里5万元的财政补贴,基本没添负担。”

  “今年全县将建120公里的生态路。”公路站相关负责人透露,“采用村组投工投劳及政府补助的方式进行。”

  生态路建设得到不少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支持和称赞。“生态路经济、环保,满足农民出行需求,适合在全县农村推广。”曾参观、了解过生态路建设情况的县政协委员曹青赞道。

来源:红网

作者:潘东晓 通讯员 胡欣

编辑:高芹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4/08/26/4198020.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