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从钳工到科技“尖兵”的华丽转变——记江南老民兵谭俊威

来源:红网 作者:陈娟 通讯员 刘江滨 编辑:高芹 2014-08-27 10:04:07
时刻新闻
—分享—

工作中的谭俊威

  红网雨湖站8月27日讯(分站记者 陈娟 通讯员 刘江滨)  1.72米的个头,与人打招呼总带着腼腆的笑容,工作中有一股“拼命三郎”的劲头。这便是江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三分厂技术科科长、一位有24年民兵工龄的老民兵——谭俊威。8月25日,笔者走访了这位从钳工慢慢成长为科技“尖兵”的老民兵。

  1990年,带着青春的懵懂,不到20岁的谭俊威被分配到江南工业集团三分厂031车间从事钳工工作。面对旋转的机床,飞溅的铁屑,他没有畏惧,因为技校三年的培训,已让他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他很快投入到忘我的工作中。

  谭俊威深知,光有理论知识还不行,必须将其与实际结合起来,才能开出艳丽的花,结出丰硕的果。为此,他与班里的老师傅打成一片,缠着他们学机床的操作、刀具的刃磨等实际功夫,多想、多练、多记。凭着一股韧劲,他硬是啃下了实际加工这块“硬骨头”,成为班里产品加工的中流砥柱,成为了分厂技术部门的骨干。

  今年2月,分厂接到某科研产品的加工任务。该产品技术要求高,加工难度大,要求两个零件加工之后能够恰如其分地配合,不能有错位现象,否则会变成废品。由于是科研产品,进度要求较一般产品严得多。且产品加工精度高,并且加工的槽比较深,粗加工后铁屑难以排出,在精加工中难以达到光洁度要求。面对这一难“啃”的产品,谭俊威勇挑重担,承担起产品的图纸设计和现场指导工作。

  果然,图纸下发到车间后,有产品难以加工的消息陆续反馈到技术科。为此,谭俊威立足现有设备条件,想出了很多实用的办法。通过将三维立体图逐一展开给操作者看,让他们对产品有更深入的了解;指导操作者通过精确校表和保证加工精度解决了配合难的问题;科学合理地安排工作进度以及工艺流程,解决了进度的问题;通过人为变换程序控制,粗加工后暂停,把铁屑吹干净后再进行精加工。最终,经过半个月的奋斗,谭俊威陪同一线操作者顺利地加工出符合图纸要求的产品,受到了公司的好评,科研技术战线上的“尖兵”称号被一线员工口口相传。

  作为一名科研产品技术领导,谭俊威刻苦钻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作为分厂一位普通民兵,他的勇敢精神,也丝毫不亚于他人。今年七月,某产品到了马上要交货的日子,实际生产却面临重重困难。面对现状,谭俊威没有退缩,组织技术和生产部门的骨干,挑灯夜战,一一攻克产品生产中的瓶颈。第二天,他不顾一身疲劳,会同分厂领导安排人员,组织突击,硬是在产品交货前保质保量完成了任务。

  二十四年悠悠路,谭俊威扎根江南,将一片冰心洒向民兵事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默默地奉献,实现了从钳工到科技“尖兵”的华丽转变。

来源:红网

作者:陈娟 通讯员 刘江滨

编辑:高芹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4/08/27/4197823.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