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湘江顶级人居暨高端商业投资价值研讨会迎来不少湖湘名家聚首。记者 唐俊 摄
“‘风’和‘水’是阳光和空气的调节器”,在《二号首长》作者黄晓阳看来,就像隅田川之于东京、哈德逊河之于纽约,世界上大都会的发展都有相似轨迹,与水相依,城市才有无限发展的可能。
8月26日,以“书画湘江”为主题的2014湘江顶级人居暨高端商业投资价值研讨会,在湘江东岸的中欣·楚天逸品会所盛大举行,作家黄晓阳、浮石,友阿集团副总裁崔向东,滨江新城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吴永胜、中欣·楚天逸品副总裁胡炯开坛论道,聚焦湘江两岸人居价值。
稀缺的25公里湘江
从沿江开发如火如荼、到跨江发展不甘人后,湘江这条自然纽带,俨然已成为长沙“风景中轴”、“开发中轴”。
“别看湘江全长948公里,从月亮岛大桥至黑石铺大桥,长沙市拥有的江岸线却非常短,只有25公里。”吴永胜认为,长沙的湘江仅仅占据全长的3%,应该是非常稀缺的资源,沿线每开发一公里,就少一公里。
事实上,规划者早已意识到这一点。
早在2011年,沿江两岸的25公里“天际线”建设就被纳入了重点计划,过去几年中,北辰、保利、华远、万达、复地等大牌开发商纷纷投入这项计划中,沿着湘江东岸“一”字排开,而湘江以西的滨江新城、洋湖垸、湘江新城、月亮岛等片区也相继组团,加入到“一江两岸”开发大军。
今天的湘江两岸,25公里湘江沿线的可用土地已经开始越发的稀缺。
沿江土地依然很贵
25公里所辐射的珍贵土地越来越少,在湘江两岸楼盘的重磅参与下,“五一路时代”逐步往“湘江路时代”平移。
一个可以量化的考量标准是,在2014年相对平淡的土地市场,几大高总价、高单价的热门地块几乎都与湘江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2月25日,当代置业(香港)有限公司摘牌滨江新城今年第一宗土地,距江约2公里;3月27日,绿地地产集团长沙置业有限公司摘得溁湾镇“地王”,距江不到1公里;5月28日,珠江实业摘得洋湖垸与湘江狭长接驳的I-43地块,零距离接驳湘江。
“物以稀为贵”,可以预见,不管市场如何波动,在一线临江用地日趋紧张时,不可再生的沿江用地,甚至沿江发展的区域组团,依然打开了开发者的钱袋子。
湘江两岸“抗震”效果明显
这样抢地并非没有根据。
2014年的房地产市场,似乎铁了心告别“蒸蒸日上”,政策救市和开发商自救频频出击、“价”、“量”双项指标齐亮红灯,不得不让人感慨市场疲软。有意思的是,在长沙楼市的上半场中,豪宅的热销行情却不减,更有意思的是,上半年的销售三甲中,就有“价”、“量”势头喜人的北辰三角洲,而湘江北岸附近的中国铁建·山语城,销售套数也屡登区域冠军宝座。
“这样均价近万元/平方米的豪宅也遇热销,这在淡市下简直不敢想象。”对此,有分析指出,房地产开发讲究“占道为王”,对震荡期的楼市而言,掌握了湘江这种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自然资源的项目,“抗震性”会特别明显。
■记者 刘婞
他们眼中的﹃一江两岸﹄
黄晓阳:人类的居住和生活环境都离不开“风”和“水”,而江是唯一既适应“风”,又适应“水”的自然资源,湘江两岸房地产开发,应该尊重这种自然和文化的根源。
浮石:从绘画审美的角度来说,一个好的居住环境,一方面在外观上要能入画家慧眼,另一方面要让人精神舒适,住进去没有过重的经济负担。
崔向东:从商人角度来说,湘江是不可再生的资源,而这种不可再生资源,奠定了江边地段难以估量的商业价值。
吴永胜:湘江沿线的“片状开发”,在规划、景观、道路、配套、交通、历史等各方面都要做完善,而单个项目的“点状开发”在注意配套的同时,项目自身的品质更为重要。这是我们作为稀缺资源开发运营方,必须承担的责任。
胡炯:开发湘江沿岸,能大大提升“一线湘江”城市形象,是城市和居住质量的双重升级。同时,治理和保护湘江也是“一线湘江”开发商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
来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刘婞
编辑:胡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