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子县县委办主任钟飞彪是一名湖南援藏干部,9月3日,他向记者讲述为村民寻找饮用水水源的经过。图/潇湘晨报记者 周喜丰
滚动新闻记者 周喜丰 实习生 周慧琳 西藏山南报道
4000公里,湖南长沙到西藏山南的路程;4300米,两地海拔高度差。
遥远的空间距离,没有妨碍两地密切联系到一起。
今年是湖南对口援藏第20个年头。20年间,西藏山南地区打上了湖南烙印,这里,可以吃到正宗长沙米粉、辣椒炒肉,可以听到《刘海砍樵》《洞庭鱼米乡》;高原土特产如红土豆、藏鸡蛋、牦牛肉、藏香猪,也源源不断走向长沙,走向湖南。
自2014年6月开始,湖南第七批援藏干部、山南地区水利局副局长龙环带队,在山南隆子县热荣乡且康村驻村一年。援藏干部生活到底什么样?他们怎样搭建两地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近日,潇湘晨报记者深入山南地区,追访湖南援藏干部身影,记录他们的生活。
饮食 过期的午餐肉罐头,也是餐桌上的美味
荒凉壮丽的青藏高原,皮卡车在海拔4000米以上攀爬,显得软弱无力,时间也仿佛慢了下来。
围着山体,盘旋、上升、盘旋、上升……山路缠绕,看起来很近,走起来很长。在这里,人们宁愿用时间来表达距离。3小时后,龙环从山南地区行署所在地泽当镇回到了他驻村的隆子县热荣乡且康村村委。
国旗在风中猎猎。这里到长沙的路程是4000公里,而海拔高度从长沙的60米上升到4300米。从2014年6月开始,湖南省第七批援藏干部、山南地区水利局副局长龙环带队在这里驻村一年。
回到村委,迎接他的是厨房里飘出的湘味。8月18日下午6时,驻村队员央吉卓玛已经忙开了,除了辣椒炒肉,还有萝卜烧肉、花菜和茄子。
驻村的日子里,队员们一日三餐都要轮流动手,央吉卓玛说:“这算是我们的自助餐,辣椒炒肉是龙局长教的。”
隔壁是一个“仓库”,堆积着大米和前一天才从县城采购来的蔬菜,茄子、包菜、四季豆、大蒜、冬瓜……这是队员们两个星期的伙食。
物价很贵。比如,小米椒20元一斤、牛肉45元一斤、猪肉18元一斤、排骨25元一斤。“还是冻库里的,”龙环说,每人每月所交的300元伙食费远远不够,需要出去“化缘”,才能填补缺口。
“条件有限,我们只能尽量地做到卫生、整洁。”在一个角落里,7箱午餐肉罐头被记者发现了,其中3箱的生产日期却是2010年10月19日,保质期只有3年,过期快一年了。“过期了,也都这么吃。”队员们似乎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在高寒地区,这个过期罐头也是餐桌上的美味。
大家开心地品尝这难得被改善一次的伙食,会议室里洋溢着生活的气息。平时,且康村、才麦村、沃塘村三个村的12个驻村干部都聚在一起吃饭。这天,在村委会打点滴的村民旺杰也正好赶上了这顿看似丰盛的“自助餐”,“有时候,村里的一些五保户会过来吃饭,说是12个人,其实经常有十四五人。”
饭桌上,有一瓶快要见底的剁辣椒。这是龙环用小米椒自制的,很辣,龙环却吃得津津有味,满头大汗。“在高原吃辣椒并不好,会使血压升高,但另一面,却可以促进排汗。”龙环解释说,因为高原的特殊气候,很少出汗,代谢不畅,会导致嘌呤升高,不少援藏干部都患上了痛风。他需要辣椒来刺激排汗,同时,作为一个湖南人,他爱吃这个。
援助 找干净水源,援藏干部的“头等大事”
夜幕降临,龙环开始走家串户,这成为其驻村工作的一部分。
乡村的改变应从最基础的做起。龙环希望能够加快这里的引水工程和农田灌溉渠道的建设,他同时惊讶于高原饮水的不易,“在内地打一个机井可能只需要几千块,而这里需要十几万元。”
事实上,老百姓的饮水问题往往成为驻村干部最先体察到的民情。亿万年前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塑造了“世界屋脊”,也造就了这里脆弱的地质和丰富的水资源,然而,人们却难以喝到令人放心的、干净的水。
在隆子县雪沙乡米西村驻村的湖南援藏干部钟飞彪,也在为村民的饮水问题奔忙。
峡谷之中的一条河流从米西村哗哗流过,却不能饮用,“重金属超标,老百姓长期饮用,会产生大节病。”
因为地质频动,水源地经常变化,今天铺设的管道,可能明年就没水可用,还要重新寻找水源、铺设管道,在很长的时间里,当地村民只能到乡里固定的水源背水。另一怪状是,一到雨天,全是“黄泥汤”,冬天水量很少,经常无水可喝。净化设备在当地仍然难以应用,“内地建一个农村安全饮用水项目,需要四五百万元,而在西藏行不通,这里人口少,居住又分散,大型净水设备投资太大,不现实。”
钟飞彪说,2013年8月,刚驻村不久,第一次上山为村民寻找可用的水源,他能够清晰地听到心跳声急骤地砰砰作响。一共找了三个引水源,最终选定的是一个高山沟谷,雪水和泉水融合,水质较好,水量较大。
“今年11月就能够建成。”钟飞彪说,这一引水工程将与村里圈养藏鸡项目统筹考虑,总投资120万元。
钟飞彪认为,藏区乡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引入现代的产业观念。刚刚驻村的时候,他得知,整个米西村只有20头猪,但经过调查,发现大量可以挖掘的潜力。
“我们计划在米西村建立三大基地,一是养殖业,可以养鸡、养猪、养牛;二是建温棚,发展人工种植;三是建立糌粑、酥油加工厂,这里的酥油出名,可打造雪沙品牌。”钟飞彪介绍,常德援助隆子县资金将有4000多万元,其中大部分会向乡镇、民生倾斜。
雪沙乡31岁的乡长李端也是常德人,大学毕业之后来到隆子县工作。他说,雪沙乡因为海拔高,村民们收入最大的一部分是挖虫草和贝母,而今需要改变的正是这种单一的经济模式。
亲情 妻子探亲前喝红景天泡的水,“喝到呕”
乡里的生活艰苦且枯燥。李端讲了一个段子:峡谷中经常大风忽起,倒灌进简陋的厕所,一不小心,会将厕纸吹到脸上,或者把尿液刮到脸上。
“在这里,只有自己让自己快乐,不然不可能适应”,在西藏生活了8年的李端说。
事实也是如此。相隔千里的相思之苦,往往让援藏干部对家人心怀愧疚。多位援藏干部坦言,当初在作出援藏选择的时候,他们一开始都没敢告诉家人。
这个夏天,龙环的妻子张婵带着儿子去山南探亲,母子俩特地来到龙环驻村的且康村住了两晚。从一个妻子的角度,她想看看丈夫是不是受得了。
整理龙环床铺时,楼板上掉下来的泥土到处都是,丈夫背部因为出疹子而沾到衬衣上的血点,饮水管里流出的浑水,令张婵感到心酸。
这是一个特别的经历。张婵2013年去山南探亲时,由于准备不充分,一到高原,她当天就病倒了,被送到医院打吊针。“这么多年,只打了两次点滴,一次是生孩子,一次就在山南。”张婵说,今年,她提前做了充足的准备,购置了西洋参,提前十天开始喝红景天浸泡的药水,“那种肥皂水的味道,喝到呕。”
湖南援藏干部、山南地区人大工委副秘书长朱远红对于援藏有自己的理解。因为主动申请,她成为湖南省人大第一个援藏干部,并和赵玲芳(任山南地区环保局副局长)一道,成为湖南七批援藏干部中仅有的两名女性。
2013年7月进藏前,女儿拉着她,哭了,“我要妈妈”。丈夫在武汉工作,女儿在长沙只能由奶奶、外婆带着,对于一个母亲,这是更深的不舍。
到西藏后,女儿打来电话说,“妈妈,你放心,我会好好学习”。女儿还拍了一张照片发给妈妈,敬了一个少先队礼,身披绶带“援藏光荣”。这张照片成为朱远红手机上的屏保。
今年7月下旬,一家人来到山南探亲。但朱远红因为工作忙,只能周末陪陪他们。8月15日,女儿回长沙的时候,又哭了,她拉着朱远红的手,要一个承诺:明年过生日的时候,回去陪她。朱远红答应了这个可能难以实现的要求。
“大人对孩子的教育,除了言传还有身教,我相信孩子长大了,应该能理解母亲当初的选择。”朱远红说。
印记 这里有湖南大道和三湘大道,还有长沙米粉
贡嘎县农牧局局长高尚军正在考虑向上级打报告,申请在贡嘎的湖南技术援藏干部能延长一年。“这边人才紧缺,内地的技术干部能力很强。”高尚军害怕这些技术干部成为匆匆过客。
在广袤的西藏大地,20年来,来自全国各地的六千名援藏干部走过西藏的每一个角落,挥洒他们的才华与心血。在湖南援藏干部、贡嘎县副县长洪孟春看来,要做的还有很多。
每到11月底,一年一度的中国中部(湖南)国际农博会将在长沙召开。如何将当地的土特产,比如红土豆、藏鸡蛋、牦牛肉、藏香猪等卖到农博会上,推向全国,既是贡嘎县也是湖南援藏干部的一项重要工作,“比如去年,我们就得到了长沙市政府和雨花区政府的大力支持,提供了很好的展位,并免除了展位费”。
高尚军说,在过去的8届农博会上,来自贡嘎的高原特产,销售额从200多万元到2400多万元,翻了十倍。
20年的对口援藏,在山南地区打上了湖南的烙印。湖南大道和三湘大道纵横交叉,宽阔、平坦,尽管没有长沙五一大道、韶山路的高楼密集、车水马龙,却给这座城镇带来强烈的秩序感。
“湖南援建”的项目抬头可见,泽当镇已发展成颇具规模的现代化城镇。在这里,经常可以看到带湘字牌照的越野车,可以吃到正宗的湘菜,可以吃到长沙米粉。
“可以说,历史上第一个援藏干部就是文成公主。”山南地委宣传部长嘎玛旦巴打了个形象的比喻。
今日山南,已成为藏中经济区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重要增长极。嘎玛旦巴说,2013年,山南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6.6亿元,完成财政收入7.9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7099元,均处于全区中上水平。
8月15日,在湖南援建的体育场内,歌舞飞扬,一年一度的雅砻文化节在这里开幕。当地希望通过打造文化节,以节会友、招商、富民。
最具湖南特色的花鼓戏《刘海砍樵》和湖南民歌《洞庭鱼米乡》在山南唱响。在嘎玛旦巴看来,对口援藏带来了现代的思想观念和物资的富有,下一步,还需要在文化上进一步交流,“要让西藏了解内地,内地了解西藏”。
来源:红网
作者:周喜丰
编辑:王娉娉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