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县农业行政执法大队在路口镇荆华村居民陈某家中发现未经检疫的猪肉436公斤,经检测为检疫不合格动物产品。 盛磊 摄
红网长沙县站9月4日讯(星沙时报记者 盛磊 通讯员 许敏)使用非法添加违禁物质、制售病死猪肉、私宰滥屠等违法犯罪行为严重危害居民饮食安全。根据省市统一部署,8月20日起,长沙县食安办在全县范围内集中开展了肉及肉制品专项整治,截至目前,共查处在畜禽饲料、动物饮用水中违法添加使用“瘦肉精”、禁用的兽药及其他化合物等物质3起,采购、销售未经检验检疫的“白板肉”3起,未取得生猪定点屠宰资格擅自私屠滥宰3起,走私、进购、销售未经检验检疫的进口肉品3起,采购、销售肉及肉制品索证索票资料缺失或不全20起,肉制品标签标识不符合要求2起。执法:查获问题猪肉,抓获外逃肉贩
近日,路口镇动物防疫站工作人员巡查时,在荆华村居民陈某家中发现未经检疫的猪肉436公斤,但陈某本人外逃。从表面来看,猪肉有黑色瘀斑,肉质呈暗红色,防疫站工作人员怀疑是病死猪肉,随即对猪肉进行了查扣。后县农业行政执法大队按行政案件立案调查,并对问题猪肉抽样送检。
经检测,该批生猪产品储存在安沙镇长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冷库内,净重436公斤,全部为已开边猪肉胴体,无内脏,有明显刺鼻的血腥味和臭气味,大部分猪肉呈暗红色或紫红色,无光泽、无弹性,体表呈现弥漫性出血症状或紫色针尖状出血点,皮下脂肪呈黄色或绿色,淋巴结充血水肿呈暗紫色、切面呈大理石样变。整批生猪产品经仔细检查未发现检疫检验标志,当事人无法提供检疫合格证明及输出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出具的来自非封锁区的证明,为检疫不合格动物产品。
检测报告出来后,县农业行政执法大队将案件移交至公安机关,路口派出所通过侦查将违法人员陈某抓获。
举措:建肉品配送中心,供应放心肉
长沙县是养猪大县,每年出栏生猪达200万余头,病死猪6~8万头。县食安办在督查中发现,一些病死猪处理不当,部分流入了餐桌。能否妥善处理好病死猪,事关百姓饮食安全。
今年4月,长沙县在安沙镇白塔村新建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试运行以来,日处理病死猪可达50吨,收集到的油和油渣分别用来制成工业用生物柴油和肥料。18个乡镇病死动物收集点建成后,全县将进一步完善并严格实行病死动物分类处理和管理,病死猪流入市场的现象将大幅减少。
此外,为让老百姓吃上放心的豆制品、米粉和肉类食品,县食安办经与环保、规划等部分协商,通过多方实地考察,由香湘食品有限公司出资3千万元,选定安沙镇毛塘社区建设豆制品、米粉集中生产平台和肉品配送中心,预计10月主体竣工,明年元月开始配送,首先对学校、幼儿园、民工工地食堂实行集中配送,让弱势群体吃上放心产品,然后逐步加大生产量,让市民吃上放心产品。
来源:红网
作者:盛磊 许敏
编辑:杨洁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