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陵县两位烈士入选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名录

来源:红网 作者:邓施环 肖敏 编辑:邓瑶 2014-09-12 08:38:40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茶陵站9月12日讯(分站记者 邓施环 通讯员 肖敏)9月10日,记者从档案局获悉,民政部公布了第一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茶陵籍的邓永耀、陈文彬两位烈士入选其中。
  
  邓永耀(1913―1939),茶陵腰陂大南村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宣传队长、军政治部宣传部长、师政治部主任等职。1934年10月随军参加长征。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一二九师骑兵团政委,率部转战冀南。后调任由各种地方武装组编的冀南五支队政委,努力稳定部队、整顿风纪。率队游击于武邑、阜城、枣强一带,多次粉碎日伪军对冀南抗日根据地的“扫荡”。1939年初,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东进纵队政治部主任。3月3日,邓永耀带东纵三团一个排从武邑县徐沙村到西屯村侦察地形,与日军近百人遭遇。邓永耀命令一部分战士掩护群众转移,一部分战士撤向邓庄村南设伏,自己带领30多名战士担负阻击并将日军引入伏击圈的任务。激战中被击中头部和腿部,因伤势过重、流血过多,壮烈牺牲,时年27岁。刘伯承元帅在追忆时曾说:“邓永耀同志是伟大的革命者,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牺牲了自己的一切。”
  
  陈文彬(1911—1940),茶陵县腰陂乡布庄村陈家湾人。1930年参加革命,由共青团转入共产党。先后任茶陵县苏维埃政府独立营、湘赣独立师、湘赣军区红军学校文书,红六军团政治部任组织干事。1935年4月,担任红十七师五十团政委。参加了陈家河、忠堡等反“围剿”战斗。11月17日,随红二、红六军团被迫开始长征。1936年7月,红二、红六军团到达甘孜,与红四方面军总部会师。这时,陈文彬调任红六军团组织部长。10月,红六军团在甘肃会宁整编,将原有的四个师缩编为三个团,陈文彬出任红五十一团政委。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红六军团所属的三个团并为一二○师三五九旅七一九团,陈文彬任该团二营营长。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一二九师进入晋西北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陈文彬任七一九团政委。1940年2月中旬,冀南军区发动反击国民党顽军石友三部和日军的联合进攻。津南抗日自卫军和冀中军区七个团奉命开赴冀南,参加讨伐石友三顽军的战斗。日军施放毒气,陈文彬等84名指战员在激战中牺牲。陕北根据地军民把南泥湾七一九团原驻地命名为文彬庄,建烈士纪念碑。
  
  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的遴选,综合考虑了英烈的抗战事迹、牺牲情节和社会影响力等。这些英烈涵盖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各个方面,包含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游击队、东北抗日联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国民党抗日将士,民主爱国人士和援华国际友人等不同群体的代表。

来源:红网

作者:邓施环 肖敏

编辑:邓瑶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4/09/12/4194030.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