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于2000年的天马山隧道,因处于地质较为复杂的地段,加之浏大公路交通流量逐年增大,隧道内部出现较多问题。公路部门已经着手推进G319天马山隧道“病害”处治工程,目前,最新的工程施工设计方案已经出炉。
市公路局副局长黎初文介绍,按照这份设计方案,工程施工总预算约为1100万元,改造动工时间将于近期确定。
现场直击
过隧道小心翼翼
昨日上午,记者从天马大桥驱车进入天马山隧道。刚进入隧道口,就能感受到这处隧道内“一片昏黄”的景象。因为是双向通车,车流量比较大,汽车尾气弥漫,加之通风设备条件有限,隧道内部尾气含量比较高。
进入洞内时,明显感到路面比较颠簸。相比较蕉溪岭隧道,这里的路面情况还差一些。
情况比较突出的是,在隧道顶端及两侧墙壁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有渗水现象。据一位常年经过隧道的司机介绍,现在还不是渗水最严重的时段,每到春夏之交时,隧道内到处可以见到“水帘”。
隧道内墙壁上的水印清晰可见,有些地方墙体出现脱落,过往车辆都比较谨慎,车速比较缓慢。就在记者通过隧道时,发现有市民骑着摩托车经过,这十分危险的行为,在这处隧道内经常发生。
检测报告
共有90处渗水
天马山隧道全线长875米,建成通车至今已有14年。因当时建造施工工艺较为落后,施工缝处新旧砼粘结不密实、强度较低,导致多处外墙开裂。
在隧道检测报告中,提到施工缝处存在渗水现象,衬砌(指的是为防止围岩变形或坍塌,沿隧道洞身周边用钢筋混凝土等材料修建的永久性支护结构)背后空洞8处,脱空73处,不密实45处,水泥路面存在裂缝、板角断裂等问题。
洞门主要问题为洞门墙身开裂及渗水。经过统计,整个隧道内共有90处渗水,滴水6处,裂缝66处。路面有32处问题,排水沟出现5个地方破损。
专家介绍,隧道内渗水会导致混凝土出现开裂、剥落、腐蚀等现象,使得其承载能力降低,因而稳定性下降。并会加快隧道内设施的老化腐蚀程度,缩短设备、线路等设施的服役年限,影响用电安全,进而会引发路面路滑,影响行车安全,造成安全事故。
改造方案
洞内路面将大修
针对隧道内部的这些病害,设计方案提出,要及时疏通排水边沟,保持排水畅通。对衬砌背后脱空、不密实区进行注浆处理,对衬砌开裂位置依据程度大小及渗水情况,采取适当的处理方式,比如化学注浆。
隧道路面也将进行大修。将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改造,增强鲁曼的厚实度。改造的另一个亮点在于,将在隧道两侧墙壁上涂上“扎实”的防火材料,并将进行耐火试验。
目前,隧道内的照明条件一般,这也是困扰过往司机的一个问题。改造方案中提出,要将现有的路灯替换成LED灯等“高大上”的照明灯。
相关新闻
蕉溪岭隧道消防改造工程通过立项
“先改天马山隧道,再改蕉溪岭隧道。”市公路局副局长黎初文介绍,目前市民更为关心的蕉溪岭隧道改造施工方案还在委托有关部门制作当中,但他透露,该隧道消防改造工程已经通过发改部门的立项批复。
蕉溪岭隧道是浏阳通往长沙的交通咽喉,虽然长浏高速通车以后能带来分流,但是走G319蕉溪岭隧道的车流量仍然居高不下。据了解,蕉溪岭隧道在国家隧道建设标准出台前就已竣工通车了,因此,在消防等配套设施建设上存在先天不足的问题。
这主要表现在隧道内部没有消防栓,水管也未铺设到位。“隧道建设之初根本就没有考虑消防设施配套的问题,再加上隧道离城区较远,铺设消防水管需要的成本较高,因此到现在为止,隧道消防用水的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黎初文介绍。
而在此前,曾有市人大代表建议,应针对当前隧道消防用水尚未解决的现状,适当增补安全措施。比如加大安装反光标志、设立自拍系统、安装大功率照明设施等交通安全配套设施。
这些问题或将得到解决。按照发改部门对蕉溪岭隧道消防改造工程立项的批复,将改造隧道内消防设施、电器设施整改、安装监控设备等。
这一项目估算总投资为992.5万元,项目建设周期为12个月。黎初文介绍,蕉溪岭隧道消防改造工程进展顺利,各项手续也在办理当中,具体方案也在设计当中。
来源:红网
作者:胡敏
编辑:高芹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