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红灯危险,闯红灯危险……”15时许,辰溪县城二圆台靠新华书店这边的斑马线恰好是红灯,红绿灯语音播报系统一遍又一遍提醒行人不要闯红灯。
40多岁的志愿者魏明华穿着绿马甲、手里挥舞着红色禁行旗,站在行人信号灯下,身后站着五六名等待的行人。
老魏是辰溪县矿产税费征收局的志愿者。语音播报系统播报绿灯后,他马上拿起绿色通行旗,引导行人过斑马线。
今年国庆长假,老魏和家人没有外出,只到县内的燕子洞风景区看了看。“6日轮到我上街搞志愿服务,出远门怕赶不回,所以干脆就不出去了!”
“我们单位今天有16名志愿者在这个路口,执勤时间是11点半到下午3点半。”他介绍说,通过近4个月的文明劝导,现在闯红灯的只有个别人了,广大市民都养成了文明过马路的良好习惯。
老魏的话引起了路过的摄影爱好者刘本畅、罗教益的共鸣。“以前都是中国式过马路,聚集一批人不管是红灯绿灯就走,包括我自己,现在这种情况少多了!”70多岁的老刘先开了腔。
“开展交通文明劝导之前,我拿着拍创红灯的一拍就是一群人,现在只有少数不听劝导的小青年和进城对交通规则不了解的农村老人了!”老罗说,如今大家的文明素质都提高了。
辰溪县文明办负责人廖声波介绍,围绕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倡导文明出行理念,他们从6月中旬启动了“文明交通行”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县直单位志愿者在城区红绿灯路口,劝导疏导行人文明过马路,劝阻非机动车和行人横穿马路、闯红灯等不文明行为,节假日志愿服务活动不放假。
在辰溪县财政局和地税局之间的路口,记者恰好碰到一位女志愿者护送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过马路。
一问才知道,志愿者名叫杨玉莲,辰溪县财政局的干部。她执勤的信号灯下,放着一个铝制的饭盒,站着一位皮肤黝黑、圆脸的男士。
“您是杨玉莲的爱人?在哪上班?”记者试探性地问。
“是的,在水利局上班!”他说。
“这饭盒是您带来的?”记者又问。
“他们11点半接班,不能回去吃中饭,我就送来了!”他笑着说,这里的红绿灯没有语音播报系统,有时要靠人喊,比较幸苦,我有时帮她替替班,轮流上阵。
“假期没有到外面转转?”记者问。
“就到双方父母家走走,没有外出。”杨玉莲答道,虽然放假了,但文明劝导不能停。
“整个国庆假期,我们共有400多名志愿者坚守在红绿灯路口。”廖声波说。
在辰溪县城一圆台和移民局十字路口,记者看到志愿者拿着红绿指令旗,在路边劝导行人文明过马路,成为一道引人注目的“文明景观”。
来源:红网
作者:米承实 梁泽拾
编辑:王娉娉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