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桑植站10月13日讯(分站记者 黎治国)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桑植县紧盯“四风”问题,按照“县活动办—联络指导组—督导组—活动参与单位”四级督导模式,坚持不避难,立行立改、建章立制,带头整改、开门整改,以实际行动服务群众,办实事好事,全县党员干部精神状态进一步振奋,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更加浓厚,经济社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截至8月底,主要指标环比均稳中有升,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有望基本完成。事关桑植发展大局的张桑高速已正式开工,页岩气“桑页1井”正式开钻,黔张常铁路即将开工建设。大鲵养殖量达到52.6万尾,比去年底增加12.6万尾;商品蔬菜面积达到4.86万亩,比去年底增加2.26万亩。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模工业增加值分别达到18.4亿元、13.1亿元和5.1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5%、10.5%和4.6%,特别是财政总收入由年初的负增长到增长4.38%,达到2.02亿元。桑植整改落地有声,真抓真改,改来成效,多次得到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郭开朗,市委书记杨光荣书记及省市活动办、督导组的高度评价。
多措整改,落地有声
“整改就要狠抓落实,落地有声。”全县文件会议减量增质,绩效考核指标“大瘦身”,考评指标减少到35项,减少比例达55%;全面清理办公用房,腾退超标办公用房6182.4平方米,清理比例74%;推行公务卡结算,不准挂账签单消费,全县“三公”经费同期压缩3775.63万元,压缩比例达43%;精简审批事项,行政审批项目由原来的334项调减为243项,精简率达27%;推行网上审批、“一站式”服务、限时办结,审批时限在2013年基础上缩短了50%;查纠低保错保漏保39人,取消534人,新增603人……在学教活动办,一个个问题整改到位。县委一班人把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环节作为活动的决定性环节,着力抓整改、建制度、见实效,61个专项整治任务中,已完成整改的52项,正在整改的9项,其中需长期坚持的26项,取得初步成效。
坚持带头整改,该县县委常委会班子按照“两方案一计划”,按照“四个回应”的要求,列出了120项问题清单,逐项明确牵头领导、责任单位和整改时限,带头整改。常委们针对查摆出来的问题,坚持从自身改起,带头腾退不合规办公用房;带头减少出席会议和活动的新闻报道,把更多版面和时间留给基层及群众;带头压缩“三公”经费,常委所在单位“三公”经费同比减少20%;带头做到少开会、开短会、讲短话,全县性会议同比减少32.5%,为全县树立了榜样;带头深入各自包抓联系点,蹲点调研、解剖麻雀,和群众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兑现对群众的承诺,受到了群众的普遍赞誉,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领导班子征求意见民主测评满意率分别达到96.19%、92.96%、92.96%、88.86%。
坚持开门整改,该县主动对接,确立了61项专项整改任务,其中对群众反映强烈的21个问题先期进行了立行立改,26项“四风”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整治。同时,充分发挥媒体的监督作用,围绕城市建设管理、民生保障、作风建设3个主题,举办“电视问政面对面” 节目3期,由规划、房管、城管等23个县直部门负责人对43个问题进行了现场电视答复,并公开整改承诺;在电视台播出“整改进行时”电视专栏37期,跟踪报道乡镇干部走读风、三超两乱、公车管理、惠民政策落实不到位等28个整改问题,曝光违反作风建设规定的典型案例,让群众了解专项整治的进展和成效。还坚持台账销号,每个活动单位都要有问题整改台账,督导组要掌握、把关,活动办要对各活动单位的台账及时收集整理。充分发挥媒体的监督作用,积极策划电视问政。
坚持严督严查,该县委各督导组督促相关责任单位特别是牵头单位切实履行专项整治工作职责,对治理措施不实、推进不力的责任单位,通过发督办函、专项通报、对“一把手”进行约谈等措施,以问责促履责,先后5次对121个活动单位开展活动情况进行督查,对措施不力、效果不好的单位和个人,公开通报。同时,坚持把强化问责追责、正风肃纪作为推动整改落实、专项整治的重要手段,严厉查处作风不正、为政不廉、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以严厉的问责惩处“倒逼”专项整治工作的落实。开展活动以来,点名通报61人、15个单位,转立案25人,免职7人,整体推进了各种问题的整改落实。
真抓真改,为民解忧
大力整治“三超两乱”问题。清退在编不在岗人员212人,其中20人已办理辞职手续,107人返岗;清退编外聘用人员75人,纠正超编进人44人,纠正超职数配备干部14人,纠正超范围分设党政职务6人。
严禁公车私用,对全县公务车辆张贴公车统一标识,节假日一律封存,清理超编超标车辆18辆,现已全部收缴。当地一名干部坦言,以前,领导们不管去哪里都有专车接送,司机借机开着公车上下班的现象很普遍。现在,公车私用少了。
落实整改,该县在整改中突出重点整治,出台了《桑植县作风建设问责办法(试行)》、《桑植县重大工程项目推进不力问责暂行办法》、《桑植县处级领导联系服务群众定期通报制度》等3项制度,对为官不为、顶风违纪、重点项目推进不力等进行了整治。活动开展以来,严肃查处顶风违纪行为,点名通报61人、15个单位,转立案25人,免职7人,一次性立案处理16名干部;狠抓为官不为,通过电视问政,问出责任、问出担当、问出实效。查处庸懒散拖问题10个,查处人数28人。
建章立制,该县“四大家”领导班子带头,均制定了整改方案、专项整治方案、制度建设计划,并召开了整改方案通报会,县“四大家”及法检两长27名领导班子成员均已制定个人整改措施和整改清单。121个活动单位班子均已制定“两方案一计划”,680名党员副科级及以上领导干部均已制定个人整改措施和整改清单,各单位领导班子整改方案通报会已全部开完,目前正在抓紧对班子和个人整改清单进行公示。
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桑植县注重整改效果,大力推进作风建设,更加注重群众评判和群众监督,以整改的实际成效来服务群众。“门好进了,脸好看了,事儿也好办了!”如今在桑植,来县城办事的群众大都有这样的体会。
真抓服务,创新实践
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该县力戒“四风”四风,围绕教育实践活动主题,以活动载体为平台,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抓手,确保在活动中让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
以“四走四问四解”为抓手,体民情解民忧。仅今年春节期间一个月时间,全县3578名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察民情、解民忧、解民难,共走访对象17261人,收集到各类意见建设27500多条,化解矛盾728个,发放慰问资金210.87万元。认真梳理征集问题,综合归纳为28个问题56个事项,并纳入专项治理范畴。
以“聚焦'四风'面对面”为抓手,找问题开门改。该县坚持开门搞活动,采取“全程参与面对面”和“电视问政面对面”两种形式,接受群众参与、监督和评判。县电视台开设了征求意见、查摆问题、整改落实面对面专题专栏,对各单位面对面工作进行深度报道。围绕城市建设管理、民生保障、作风建设3个主题,举办“电视问政面对面”节目3期,由规划、房管、城管等23个县直部门负责人对43个问题进行了现场电视答复,并公开整改承诺。
以服务群众“五心五个一”为抓手,转作风优服务。该县狠抓全县党员干部作风的整改,深入开展“五个心五个一”活动,强化服务阵地建设。全县各机关均相应成了服务阵地,设立了机关干部去向牌,在39个乡镇(场)建立群众工作站和“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534个村(社区)建立了群众工作室,做到群众话有地方说、事有地方办、困难有人帮、问题有人解。
以扶贫帮困“五送七保障”活动为抓手,增能力促脱贫。该县采取“1帮1”、“2帮1”模式,发动全县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群众,建好民情档案、发放便民服务联系卡、记好民情日记、编印致富资料、提供致富信息、参加技能培训,全县3500多名干部共结“穷亲”1800户,赠送惠农政策小手册8000余册,为群众提供项目支持205个,协调落实帮扶资金8000余万元。同时完善机关事业单位下基层联农户制度,要求乡镇党员干部每月下基层联农户不少于12天。
来源:红网
作者:黎治国
编辑:王津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