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过,摘茶籽。随着油茶果实的相继成熟,摘茶籽已经成为时下农村的主要农活之一。
在浏阳市沙市镇聚康油茶专业合作社,今秋的油茶高产。负责人曹松林用手一拧,一颗浑圆个大的油茶果就摘了下来。“虽然是第一年正式采摘,但油茶果总产量将达到300吨左右。”曹松林感觉离自己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退休老人承包5000亩山地种植油茶
11日,走进聚康油茶专业合作社的油茶基地,成片的油茶沿山起伏,5年前种下的油茶树已经长到齐腰高,一颗颗油茶果挂满枝头,甚是喜人。不远处,65岁的曹松林正在带领工人们采摘,按照自由组队、分片承包的方式,基地每天都会有近百个当地农民参与“油茶秋收”,整个山头也变得热闹非凡。
曹松林是一位老农口人。2009年,刚退休的他不顾家人反对,流转5000亩山地种植油茶,开始耕耘自己的油茶梦。
生于农家、工作在农村的曹松林,对于农业再熟悉不过。2009年起,曹松林就全身心投入到油茶基地建设上,先后投资400多万元,修建基础设施,并通过多年的农业开发经验,引进了“湘林”系列油菜品种。
每年拿出25%利润给当地村组及农户
现在,经过5年的精耕细作,曹松林的油茶基地已经逐渐成型。5000多亩的种植面积,不仅每一个山头都能出进车辆,而且新品油茶的产量也非常可观,“第一次正式采摘将达到300吨左右。”
“看着油茶树一天天长大,心中说不出的激动。”曹松林告诉记者,除了种植基地,去年他还投资建立了一条茶油低温冷榨加工线,自主进行油茶的加工和生产,并注册了茶油品牌,从而提高附加值。
“现在,随着基地的不断建设,当地的油茶种植面积也在不断扩大。”曹松林介绍,截至目前已经带动发展油茶种植面积超过万亩。此外,为了让基地最大限度发挥社会效益,今年他还与沙市镇友助村、白水村签订了让利协议,按照承包的山林面积,每年拿出25%的利润给当地村组及农户。
对于基地今后的发展,曹松林早有计划:一方面尽快完善优质茶油加工线,进一步提高油茶的附加值;另一方面,牢牢把握基地紧临浏醴高速沙市互通、赤马湖景区的优势,以油茶项目为主线,综合发展中药材套种、有机水果、名贵花卉、特种水产等,把油茶基地发展与休闲农业结合起来,“到那时,基地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将变得更为突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也就不再是难事。”
来源:红网
作者:罗方平
编辑:王娉娉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