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湾街道是个老街道,随着人口结构老龄化趋势,像张建平这样的“4050”人群越来越多。据窑湾街道办事处统计,这个街道4个社区共有近万人(16岁至59岁)无固定工作单位,其中包括下岗工人和在校大学生。为帮助就业困难群体创业或再就业,街道下足了功夫。
“我们都是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援助。”窑湾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告诉我们,街道已建立了劳动力信息数据库和就业援助台账,且与附近物业公司形成了合作关系,创建了就业基地。对失业人员、下岗职工、零就业家庭等困难群体,街道工作人员通过各种渠道帮助其就近就业。对一些有创业想法和条件的,街道组织其参加创业培训班,帮助他们掌握创业技能,并提供相关服务。唐兴寺社区的谭菊香、宝庆路社区的郭峰都是创业典型。
除“4050”人员外,低收入户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是该街道就业工作的重点之一。“今年我们街道共有26名应届毕业生,目前已全部就业。”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说,根据毕业生所学专业和求职意向,街道工作人员通过私人关系等各种方式牵线搭桥,使其成功就业。此外,他们还对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跟踪服务,随时掌握动态。“4050”人员和毕业生的再就业和就业问题基本得到解决,窑湾街道的“零就业家庭”数字随之“清零”。
来源:红网
作者:刘建强 陈姿雯
编辑:王津 实习生:杨滋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