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炎陵把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迸发农村发展活力。炎陵把农村土地流转作为深化农村改革的突破口,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和鼓励农民、农业投资者、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等采取各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促进适度规模经营。目前,全县流转土地17.84万亩,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民达4557户,其中耕地流转面积1.5万亩,参与农户3171户。三河镇星光村流转1000亩土地,建成了千亩绿色蔬菜基地,带动周边农户种植蔬菜3000多亩,初步形成了高标准的蔬菜特色产业带。
围绕创新农村经营体系,炎陵大力发展多元化、多层式、多形式的农业服务主体。按照"政府引导、企业牵头、农户参与"的方式,引导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社。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149家,合作社成员2800余户,带动农户9035户,社员年收入10000元以上,涌现了东风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等一批省级示范社。健全农业产业化扶持体系,设立500万元农业产业化引导资金,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达254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完成产值14.69亿元。完善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覆盖各乡镇,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突破100个,在农机作业、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动物疫病防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积极创新农村金融服务,着力破解农村发展融资难题。在乡镇级设立金融服务网点42个,在202个村开展金融扶贫试点,1.03万农户从中受益;在全省率先实施白鹅特色农业保险试点,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县级预算每年从14.5万元增加到37万元,全县4748户农户因自然灾害获赔农业保险373.04万元;县农村商业银行推出林业信贷产品,办理林权抵押贷款10起,评估抵押价值7087.97万元,抵押贷款2348万元。健全和完善农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今年全县安排"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1000余万元,实施奖补项目100余个。
炎陵县还加大农村公共服务建设力度,投入628.18万元在全市率先建成山洪灾害、气象灾害预警系统;投入1.1亿元,新建和修复各类水利工程1500处,改善灌溉面积8502亩,治理水土流失52.69平方公里。健全农民负担监管长效机制,收缴及清退向农民违规收费700余万元,极大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农村改革活力释放农民增收动力"。炎陵县农办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县有3万农户享受农村改革红利,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今年1至9月,全县农业总产值11.3亿元,增长3%;农村居民收入4847元,增长13%。
来源:红网
作者:魏敏
编辑:王津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