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曲艺进深圳”娄底曲艺展演在深圳中心书城举行
红网娄底站10月18日讯(分站记者 吴名为)“男在高山打屌玩,姐在河边洗韭菜;想吃韭菜就拿几把,要想攀花就晚上来。”10月17日下午,“乡土曲艺进深圳”娄底曲艺展演在深圳中心书城举行,流传千载的新化山歌以及地道的民间手工艺剪纸和版画,吸引不少市民驻足观赏。“乡土曲艺进深圳”项目是获得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支持,由紫苑文化发展公司主办及策划的一项公益活动。项目自2011年8月正式启动,此前已选取了惠东渔歌、福建南音、渭南戏曲进行考察并成功举办了成果展,曾荣膺2011年深港生活大奖年度艺文奖。活动通过对乡土曲艺的挖掘和展示,能给来自五湖四海的深圳人一份来自家乡的心灵慰藉和文化满足,为深圳注入传统的乡土文化气息。
2014年8月5日至8月10日,由深圳艺术家、曲艺专家、摄影师等组成的“乡土曲艺进深圳”考察团深入湘中娄底,进行了为期六天的深入调查。独具梅山文化特色的新化山歌,已流传数千年、带着神秘色彩的梅山傩戏、体现民间艺术的新化版画……让考察团成员真切感受到了传统民俗古韵及乡土的淳朴,享受了一场湖湘文化的盛宴。
新化山歌是一种主要流传于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的汉族民歌。新化山歌内容广泛、调式古老、风格独特、音韵简朴、结构多变,音乐特色鲜明,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句式长短有致,俚俗方言衬词较多,说唱风味很浓。山歌以口头创作、传唱的方式生存于汉族民间,其曲调、节奏、结构、句式都很自由,音调依新化方言按字行腔。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汉族民间文化艺术。2006年新化山歌列入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首批名录。2008年6月,新化山歌被成功申报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来源:红网
作者:吴名为
编辑:邓瑶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