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科企背后的实力
1988年,40多岁的黄国兴只是雨湖区护潭乡一家焊机厂的技术工人,在全国改革开放的浪潮中,1989年他只身前往深圳寻找自己的“掘金梦”。这次下海让他首次接触到了真空镀膜技术,作为一名老技工,直觉让他“嗅”到这项技术里头的市场。随后他回到了湘潭,用所有的积蓄承包了老家快倒闭的焊机厂,并配备了一台镀膜设备。黄国兴告诉我们,为了节省成本,一家七口都成了职工。
一开始黄国兴仍接一些焊接的工作,以此打开市场。但随着镀膜技术的成熟,他们的主营业务也发生改变,从简单的买下游产品到销售生产设备,从单一的玻璃镀膜技术,发展到抗反射导电膜、真空腔体镀膜、柔性卷绕镀膜等技术。他的企业也在十多年间,从一个弹丸车间变成了大型企业,为几百人提供了就业机会,产品远销德国、泰国、印度、越南等国家和地区。但黄国兴的企业唯一不变的就是技术革新,10多项发明及实用型专利技术也让公司不断超越。上市,被黄国兴列为下一个目标。
从黄国兴的下海到他的企业上市,我们看到了中小科企发展的潜力。市科技局的专家表示,中小科企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去年,全市中小微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34.28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中小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844.25亿元、增长17.1%,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50亿元、增长18.8%,实现利润52.23亿元、增长9.5%;在全市852家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中,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达到329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21家,占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88.3%。
中小企业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有独特的优势,更容易适应高新技术产品创新周期越来越短、产品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实现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紧密结合。科技型中小企业直接把技术优势面向市场需求,用最短的路径进行开发,在实践中产生了很高的创新效率。同时,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孕育创新型大企业的摇篮。例如,世界著名的微软、苹果和我们所熟悉的联想、华为、中兴、海尔等,都是由中小企业成长起来的。
科技带来的更多风险
但是这往往也容易成为劣势,这种劣势对中小型企业而言往往是毁灭性的。市科技局发展计划科王婷回忆说,在2006年时,一家从事机械制造的企业发展势头非常好,连续两年获得国家项目资金帮扶,但是两三年后,由于产品跟不上市场需求,这家企业最终销声匿迹。王婷分析说,科技的更新换代速度很快,资金很容易制约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没有新技术企业自然会被替换。
造成资金紧张的最主要原因是融资渠道不通。首先,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的业务量相对较小,贷款的信息成本和监督成本相对较高,因而很难直接取得银行贷款。同时,由于规模小、风险大、自有资金不足,科技型中小企业很难进入证券市场直接融资。其次,适合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风险投资体制尚未建立。风险投资被认为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器”。但是,适应科技型中小企业需求的风险投资体制远未建立。据不完全统计,我市90%以上的中小企业感到企业发展流动资金不足,贷款愿望迫切但贷款满足率不足20%。可以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还普遍存在。
服务体系不健全、政策支持力量不够也制约着中小科企的发展。社会中介服务机构是完善的市场经济中不可缺少的有机构成,但就我市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各中介服务机构彼此独立行事,不能分工协作,整体服务体系显得不够健全完善,致使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活率和成功率不高。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从研究开发、咨询到管理、后勤等方面得不到一体化的服务。此外,政府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较为分散,或者内容比较空泛,相互之间不尽统一,实施起来比较困难。
帮扶打出“组合拳”
2008年,湖南工程学院大学生聂开榜与两个朋友一起创立了亿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他们想打造一个全省的网络营销代理平台,虽然有好的创意和技术,但苦于资金、人才、经验匮乏,一开始他们几乎连账目都算不清楚,企业刚刚成立就陷入困难。随后,在湖南(湘潭)大学生科技创业园(以下简称“科创园”)的邀请下,聂开榜“拎”起他的激情和梦想进入园区发展。从公司注册起,税务、工商、办证等全程代办或领办,7个工作日全盘搞定。企业发展中需要的法律、会计等中介服务,或是租赁厂房、物业管理等等,中小微企业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外围服务,园区开展“一条龙”服务。
“科创园”是政府帮扶的一个综合典型。
首先,项目扶持促进中小微企业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近5年来我市累计争取国、省科技项目620项,争取经费超过3.5亿元,其中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235项,争取经费1.67亿元;累计争取国省经信、发改等部门技术改造、项目建设经费总额超过10亿元;切实加大了市级专项投入。5年来,市本级专项经费累计投入超过6亿元,县(市)区园区新型工业化资金投入超过4亿元,其中70%投入到中小微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改造领域,共实施市级项目2000多项。
其次,平台建设完善了区域创新体系。到今年7月,全市中小微企业已成功组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9家,省级创新型企业10家,省市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4个,省级研发基地1个,院士工作站2家,中小微企业市级以上企业科技创新平台占全市总数的72.1%;到去年底,全市已建成国家级科技园区2家,省级科技园区5家。其中省市共建的湘潭火炬创新创业园已成为中南地区规模最大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孵中小微企业达到300余家,累计孵化成功开启时代等优秀中小微企业百多家。
同时,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采取“征集企业技术难题—反馈高校选择课题—校企签订合作协议”的方式,组织“科技沙龙”、“企业大学行”、“专家(教授)企业行”等活动,全市产学研合作初步形成了“企业为主、政府推动、高校(院所)支撑”的工作格局。市政府目前已与中南大学、湖大、湘大、科大、工程学院等高校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全市100多家企业与国内外几十所高校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5年来,共促成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282项,并以龙头骨干企业牵头、高等院校技术支撑,上下游配套企业参与,成功组建了风电、先进矿山、湘莲、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等四个省、市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此外,为了解决人才问题,我市2年共选派省市级企业科技特派专家47名,解决企业技术难题220多项,成功推进“聚乙覆层螺旋焊接波纹钢瓦斯管”、“全自动湘莲去芯机”等一批发明专利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发挥我市高校资源优势,率先与省科技厅共同设立省市自然科学联合基金,累计立项实施校企合作项目75项,重点突破解决了“含氟废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等问题。
统筹发展避免技术过度竞争
市经信委中小办负责人介绍,我市接下来将在金融支持、财税扶持政策、技术创新用地保障、科技服务支撑、优化创新发展环境等方面,对中小微科企进行帮助。虽然我市帮扶中小科企力度很大,但目前仍面临着一个难题。
从1999年起,我市开始申报国家创新基金项目,12年间共累积推荐申报中小企业创新基金561项,共获得1.6716亿元的基金支持,其中最高的年份达到3420万元,但今年我市该项目只获得了1000多万元的帮扶基金。项目申报管理人员说,以前的项目基金主要针对单个企业,没有形成统一调度,多年来收效不大,因此国家今年基金扶持项目转向了集群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等。
这一问题在我市也凸显出来,据统计,我市大部分中小微科企主要分布在传统产业,企业间分工协作水平较低,产业同质化竞争较为严重。以矿山装备产业为例,我市工矿小机车占全国产量的70%,但主要技术都来源于湘潭电机,目前7家主要生产企业存在较为明显的过度竞争。
专家表示,对大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技术创新的物质基础条件和技术能力都比较薄弱,完全以自身的力量来开展创新活动,短期内很难提高创新的技术水平。
我们要大力推进合作型技术创新模式,打造创新型集群产业。通过与其他机构的合作来共同推进技术创新则是一种十分明智的选择。合作战略可以是纵向合作,科技型中小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进行合作,通过产学研的紧密结合,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也可以是横向合作,产品及规模均较为接近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共同出资组建研究开发中心,共同承担风险,获得收益。合作型技术创新模式是科技型中小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创新有效性和效率的重要手段。
来源:红网
作者:谭涛
编辑:杨洁 实习生 刘芳明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