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省建立“五个机制”全面改善义务教育阶段办学条件

来源:新华网 编辑:刘飞越 2014-10-29 10:29:49
时刻新闻
—分享—

   新华网湖南频道10月29日电 今年以来,湖南省根据国家三部委“全面改薄”文件和国务院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加强领导,科学规划,精心组织,扎实推进中小学“全面改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在10月21日-22日召开的全国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会议上,专门作了题为《建立五个机制,推进“全面改薄”》的典型发言。主要的做法是建立五个机制:

   一、组织协调机制。省委省政府领导历来高度重视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经常深入贫困地区调研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督查指导各地开展“全面改薄”。三部委文件下发后,省政府领导立即作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抓紧落实。为切实推进“全面改薄”工作,湖南省先后下发了2个文件:一是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确定了“全面改薄”的总体要求、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实施范围、主要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及工作要求;二是省教育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联合印发《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实施方案》。我省明确,“全面改薄”工作由国家统一部署、省级政府统筹安排、市州政府指导协调、县市区政府具体实施。省政府建立“全面改薄”工作协调联动机制,省政府分管副省长牵头,省教育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参加。省级统筹“全面改薄”规划,统筹安排中央、省级资金,统筹组织实施,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抓落实。同时,省教育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将在原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领导小组的基础上联合成立“全面改薄”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

   二、项目统筹机制。全省“全面改薄”工作,除按国家要求统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初中改造工程和薄弱学校改造计划项目资金外,还将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城镇义务教育扩容改造、农村寄宿制学校运行补助和条件改善计划等省级重点项目和资金与“全面改薄”有效衔接,统筹推进,着力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和薄弱的教师队伍。尤其是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全面改薄”的重要内容,通过完善农村教师培养补充和培训机制,优化教师均衡配置,推进县域内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改善教师待遇等措施,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三、分类推进机制。全省所有县市区纳入“全面改薄”范围。为突出重点,做到精准扶贫,全省分三类确定项目县,分层次给予支持。一类项目县即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国扶县、省扶县和少数民族县。二类项目县根据2013年人均可用财力等情况确定。三类项目县即财力状况较好的县市区,薄弱学校改造所需资金自筹解决。为帮助各地把握分类推进的原则和要求,省教育厅组织全省市州、县市区教育部门有关人员参加的专题培训班,各地组织学校开展摸底排查,制定“全面改薄”实施方案。

   四、经费保障机制。除用好中央安排的薄改专项资金外,全省各级都通过调整支出结构,新增安排资金用于“全面改薄”。今年,省本级除继续实施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城镇义务教育扩容改造、农村寄宿制学校运行补助与条件改善计划等重点项目外,省财政另预算追加4亿元用于改薄(含思源实验学校项目资金),这样,全年省本级用于薄弱学校改造的项目资金将达到13.5亿多元。经费按因素法进行分配,既重点关注贫困情况,又兼顾解决其他方面的问题;既重点支持贫困落后地区,又兼顾支持工作积极努力地区。2014年度中央和省级薄改专项资金已安排到项目县,部分县市区已启动项目建设。

   五、检查评估机制。全省统一了检查评估的依据,注重过程性评价,要求做好分层次评价,形成系统的检查评估体系。省教育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将对各地相关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和绩效评估,对市州、项目县进行目标管理考评。各市州每年要对所属县市区“全面改薄”工作开展评估,并将评估报告报送省教育、发改、财政三部门。评估结果将作为考核市州、县市区的重要依据和安排项目经费的重要因素。

来源:新华网

编辑:刘飞越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