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交通环境一直是制约桑植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和“短板”。为了搭上湖南省高速公路大建设时期的末班车,在张桑高速争取立项到开工建设的四年多时间里,桑植县委、县政府几届班子都高度重视该项目的建设,各部门也积极配合主动服务,不遗余力地争取高速公路项目在桑植落地。尤其在项目前期预可研阶段,较好地解决了城市饮用一类水质保护区问题,世界自然遗产地质保护区等问题,为项目的顺利立项、落地打下了坚实基础。
全县上下为项目建设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和心血,也赢得设计单位、环评单位、业主单位、省交通厅和各专家组的理解和支持,使得该项目超常规运行,并在项目纳入国家投资、县内互通口设置、连接线布设等方面都实现了桑植利益的最大化。
张桑高速北起于桑植县洪家关白族乡境内,接拟建的龙山至桑植高速公路,南至张家界市西,接张花高速公路以及规划建设的张家界至新化高速公路。项目主线全长46.95公里,采用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4.5米,项目概算投资为52亿元,计划总工期为48个月。
工程自今年8月18日正式开工建设以来,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目前正在进行征地拆迁这项重点工作任务。项目作为湖南省“六纵九横三环”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的实施,将结束桑植县“无铁路、无高速、无国道”的的“三无”历史,并把贺龙故居、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九天洞、茅岩河等优势旅游资源串连成线,形成与武陵源核心景区互衬互补的张家界西线旅游,在推进重点项目、城镇提质、拉动经济增长、构建大交通格局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同时,对于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湘鄂渝交流、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完善湖南省高速公路网布局、打通湘鄂渝省际通道、满足交通需求发展的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来源:红网
作者:张启勇
编辑:王娉娉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