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8道工序“烹制”《辰溪新闻》 光鲜背后辛劳您可知

来源:红网 作者:陈菲菲 编辑:王娉娉 2014-11-06 10:55:13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辰溪站11月6日讯(分站实习记者 陈菲菲)每晚7点半辰溪电视台准时播出的辰溪新闻联播到底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在记者节来临之际,记者带大家走进辰溪电视新闻背后的故事,看看电视新闻人光鲜背后的辛劳。


  位于老城影剧院旁的辰溪广播电视台外表虽然朴素,但却实实在在是咱们每晚收看的辰溪新闻联播的“出生地”。咱们这就一起走进去瞧瞧吧!

  如果说辰溪新闻联播是一个“有思想、有灵魂、有情感”的人类,那么位于辰溪电视台二楼的总编辑室则相当于人的中枢神经。每天一早,电视台的主编便会在这里向全台11位记者下派当天的采访任务。

  领到采访任务后,记者们便要带上摄像机、三脚架等采访“标配”,马不停蹄地奔赴全县各处开始当天的工作,有时遇上紧急采访任务,甚至连吃早饭的工夫也没有。所以,台里记者时常幽默地称自己过着“三得”生活,即写得、跑得、饿得。

  约莫到下午3点,完成采访任务的记者们便开始陆陆续续赶回台里,稍作休息后,便要抓紧开展下一项工作——写稿。
  
  这位美女记者小徐是电视台的新人,虽然只跑了近半年时间的新闻,但是新闻产量却一点儿也不低。下次收看辰溪新闻联播的时候,您留心点儿,一定能在屏幕下方的新闻标题下看到她的名字。这不,刚刚从苏木溪瑶族乡赶回来的她,还顾上休息又开始赶稿了,咱们还是别打扰她,跟着记者的镜头继续往前走。

  记者们完成文字写作后,需要将写好后的稿件交至总编辑室,由当天的文字编辑对内容进行修改编辑,待最终审核无误后,方能定稿。

  文字稿件的完成只是电视新闻制作过程的一小部分。记者们写完稿子后,还有一项任务,那便是“采集带子”。所谓“带子”,指的就是记者利用摄像机所录制的新闻视频片段,记者们需要将自己所录制的新闻视频从磁盘上转移到电脑上,并将有价值的挑选出来。瞧,刚从城北小学当天的一个活动现场采访归来的记者蒋帆正在与新闻制作部的同事沟通如何采集视频呢。

  说到采集视频,那么就不得不提到辰溪电视台的新闻制作室,这里便是辰溪新闻联播幕后制作团队的集结地。

  眼前的这三台电脑设备便是后期制作部工作人员每日迎战的“战场”。每天记者们都在这里将有价值的新闻片段采集出来,后期制作部的同事们则要在这片“战场”上对这些凌乱的视频片段进行有效组合,并要完美“镶嵌”进后期配音和字幕,达到声画并茂的效果。可别小瞧这项工作,这可是个技术活儿,稍不留意,也许当晚与你见面的辰溪新闻联播就会对不上“口型”了。

 

  经过后期制作这道“工序”后,当天新闻联播的内容算是基本确定了,剩下的任务便要交给新闻主播了。位于新闻制作室内的演播室是主播口播新闻的场所,在这里新闻主播要通过现场播报导语的方式,将当天一条条内容各异的新闻条给“串联”起来。
  
  让我们悄悄推开演播室的大门,瞧瞧开拍前的主播正在忙些什么吧!

  当天的当班主播是卢美女。图中的她正在像往常一样将当天要口播的导语内容输入进电脑,等待会儿开录时,这些文字会出现在她前方的大屏幕上,这样就能有效避免忘词的尴尬啦!

  在正式录制前,工作人员还要对摄像机镜头的对焦、镜位等基本情况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录制效果。

  待一切准备就绪,正式开录的时候便到了,为了保证录制效果,会对演播室进行清场。这个时候,请大家也随着记者轻轻的退出来吧!
  
  主播完成口播工作后,再由新闻后期制作团队将录制好的口播视频进行拼接,当天的辰溪新闻联播制作成品便华丽丽地“出炉”了。到这个时候,大约已经是下午5点多了,这时电视台的相关领导会对当天的新闻成品进行最终审核,待确定准确无误后,再由技术部门进行上传。
  
  如此这般,到了每晚7点半,辰溪新闻联播便会与电视机前的您准时相约。
  
  每个工作日只有短短20分钟的辰溪新闻联播,看似简单,却包含着所有辰溪电视工作人员的汗水和心血。各位亲们,请为默默奋斗着的辰溪电视人点个赞吧!

来源:红网

作者:陈菲菲

编辑:王娉娉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4/11/06/4180713.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