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施泉江 通讯员 欧阳倩 谭卓华
“你们来了,快进来坐。”10月下旬,家住宁乡县龙田镇白花村2组的74岁的王慈秀娭毑隔着老远,便热情地向前来回访的长沙市民政局工作人员招呼。“王娭毑,您还认识我们不?”王娭毑连连点头:“认识。”说罢便领着众人进屋。
王娭毑所居住的房子,面积100平方米左右,干净而宽敞。“如今,我们家亲戚都住在这个大房子里面,感觉很幸福,这还多亏了市里领导哩。”王娭毑兴奋地说。
王娭毑说:“以前我住的是土坯房,一到下雨季节,我的两腿关节就疼。”“去年10月,我们了解这一情况后,帮王娭毑申请了危房改造专项资金。现在建成的房子大约花了9万元,王娭毑自己只出了几千元钱。”长沙市民政局联村负责人王梦波告诉记者。
王娭毑从柜子里拿出几个红色本子,摊开放在桌子上,一一介绍:“这个是帮我办的低保,这个是医保,这个是高龄补贴……”村支书贺社民告诉记者,王娭毑家里比较困难:儿子8年前过世、儿媳6年前出走,她孤身抚养13岁的孙女。村里把这一情况反映给市民政局后,民政局根据王娭毑情况让其享受低保补贴、“五保”补贴、老年人补贴,并让其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
对王娭毑的扶助只是长沙市民政局在白花村开展群众工作的一个缩影。白花村平均海拔600多米,目前共有居民900多户,电力设施的老化使得200多户家里电压不稳,有时甚至连电视、电饭煲等家电也无法正常使用。通过市民政局3年的争取,村里2012年添置了两台变压器增压,2014年又增加了两台变压器,架设了36根高压电杆,增加了2200米线路。至今年9月初,村民有电不能用、有电不好用的问题彻底解决了。记者走入一户村民家里看到,屋里放着电视,房间一角摆着冰箱。“现在线路改造了,不用担心跳闸了!”村民龙福才笑容可掬地告诉记者。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施泉江 欧阳倩 谭卓华
编辑:刘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