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借鉴先进经验 昭山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来源:红网 作者:彭茜 编辑:王津 2014-11-08 09:23:36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昭山站11月8日讯(通讯员 彭茜)为顺利推进昭山示范区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11月6日,区生态文明建设指挥部组织乡镇分管领导、红旗、黄茅、立新村的支部书记和村主任赴河南信阳郝堂村、湖北广水市桃源村考察学习美丽乡村建设的成功经验。

  考察团一行实地感受了郝堂村和桃源村“美丽乡村”的建设成果,全面了解了其建设模式、主要做法和先进经验,与项目实施团队、当地干部、农民群众进行了深入交流沟通。

  近年来,河南的郝堂村本着群众需要、顺应自然、宜建则建、宜改则改的原则,遵从“多用金融方法,慎用财政手段”的建设思路,在不改变村庄现有建筑体系的基础上,通过专家设计指导、财政以奖代补等措施,引导农民自主对房屋进行修复,形成“一房一景、一宅一色、一户一品”,建设具有豫南民居风情的农民社区。村内设立的“夕阳红养老资金互助合作社”依靠村内的力量,2009年10月成立至今,资金规模从最初的37万增长到230万,老年人入股基金2000元,分红现已超过当初入股基金,集体经济收入由不足8万元增加到35万元。合作社从管理模式、运行效果到实际效益得到了群众的认可,有力地支持了村内创业,也最大限度保障了资金安全。

  湖北桃源村在政府引领下仅通过1年左右的时间,从广水市最穷的一个村庄华丽转身,成为以乡村旅游为主导的特色村庄,名气、人气、财气快速兴旺。桃源村依托原有的石头房子、古柿子、古村落、画室、水渠、咖啡馆、桃源书院、摄影基地,着力增强文化内涵和艺术氛围。通过中国乡建院一系列的规划、整改、提升,如今两个村庄内每处都是风景,成为周边城市重要的休闲首选地,外出人员也逐步返乡,居住环境和浓郁的传统乡村风貌凸显,产业定位进一步明确。

  两天多的时间,考察团成员们边走、边看、边听、边思、边议,纷纷表示,回来后要认真研究,组织支村两委干部和乡镇骨干人员进行学习和讨论,结合自身实际,依靠专家团队的规划,找出适合昭山农村发展的有效途径,为“美丽乡村”建设作出贡献。

来源:红网

作者:彭茜

编辑:王津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4/11/08/4179978.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