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段涵敏
通讯员 陕琴琴 梁雨虹
出行千里险丧命,紧急抢救“起死回生”
“10年前的那场车祸,给我造成了巨大的身体伤痛,也留下了长久的感动和牵挂。”11月上旬,踏上阔别10年、既陌生又熟悉的土地,年近花甲的胡素平仍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那是2004年4月9日深夜,在安徽某银行工作的胡素平和同事一起来湖南旅游,途径临澧县新安镇时发生了意外。坐在大巴车最后一排的胡素平被甩出车外,不省人事。
同事马上拨打了120。胡素平被紧急送往石门县人民医院的普外科病房,现任副院长、时任普外科主任的田平立即赶到了病房。
“送来的时候,胡素平已经神志不清,呈休克状态,CT扫描显示多处内脏破裂。她的直系亲属不在身旁。我们来不及多思考,马上组织精干力量,进行紧急手术。”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田平仍历历在目。
“剖腹探查后发现,患者胸膜破裂、脾破裂、肠断裂,整个腹腔积血积液,有严重腹腔感染可能,情况非常危急。”田平说,“大家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救活她!”
当年参与手术的几名医师,也记忆犹新。晏平华医生说:“术中发现部分腹腔脏器被撞入了胸腔,形成了膈疝,严重的复合伤使患者出现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我们做了肠管切除并吻合,双侧膈肌修补等手术,患者手术难度大、过程复杂。这几乎是当时我院做过的最大、最复杂的普外科手术。”
欣慰的是,奋战六七个小时,手术成功完成。胡女士术后恢复良好,并没有出现肠瘘等并发症。
10年前,侯密群是普外科护士长。她回忆说:“患者没有家属在身边,我们派了好几名资深护士进行24小时特级护理。患者是AB型血,输血时县血库的AB型血用完了,医院领导又向常德市血库调血,为了节省时间,我们派救护车到路上去接。”
10年后携老伴回访,道一声感谢
过了10年之后,胡素平和她的丈夫周文良来到了石门。
“是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10年来,我一直在挂念着你们。今年退休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拉着老头子来看看救命恩人,向你们道一声感谢。”11月4日,见到田平时,胡素平的泪水一下子就涌了出来。
在胡素平夫妇的要求下,田平把当时参与救治的主要医护人员召集了过来。看着10年前悉心照料自己50多个日夜的熟悉面孔,胡素平夫妇还能准确地叫出他们的名字。
周文良感慨地说:“10年前,我赶到医院的时候,人生地不熟,钱也没带够,真是焦虑啊。这些医护人员的全力救治和精心护理,给了我希望。我记得住院楼的墙上张贴着‘视长辈如父母,视同辈如兄妹,视幼小如子女’的标语。你们真的做到了。”
“那时候,护士忙不过来。每次换药,都是小跑着来到床前。”胡素平回忆说,“最令我感动的是,出院之后,我的腰椎骨折和骨盆骨折还没有康复。我们急着要回安徽。为了防止火车上颠簸,出现意外,医院专门为我定制了担架。凌晨一点多钟的火车,科室医生和护士还赶来送我,将我抬上火车。当时,我就想着:有生之年,一定要回来向你们说声谢谢。”
面对10年后的这份感谢,田平说:“我们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段涵敏 陕琴琴 梁雨虹
编辑:刘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