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伟人故里成眷属 韶山举行百人红色集体婚礼(组图)

来源:红网 作者:杨烊 乐言 编辑:刘飞越 2014-11-16 19:54:19
时刻新闻
—分享—

今日,“2014我的婚礼在韶山”红色集体婚礼在韶山毛泽东广场上举办。

湖南省韶山管理局巡视员张战武在仪式上致辞

毛主席堂侄毛岸平为新人主婚

新人在“中国第一幸福伉俪”蒋含宇、彭淑清的带领下宣读誓词。

新人交换戒指

  红网韶山11月16日讯(记者 杨烊 通讯员 乐言)“今天,我们在红色圣地韶山,在毛主席的面前自愿结为夫妻!”高举右手、携手宣誓,100位新婚夫妇在主席铜像前步入婚姻殿堂。今日,“和情顺意为爱加油——2014我的婚礼在韶山”红色集体婚礼在韶山毛泽东广场上举办。
  
  对于新娘黎燕而言,除了结束了6年的爱情长跑修得正果,这场红色婚礼还有着特殊的意义——父母也同在新人之列,两代人一同举办婚礼。“当年条件差,结婚的时候什么都没有,一直想补偿妻子,这场婚礼圆了夙愿。”父亲黎建华解释参与红色婚礼的初衷。
  
  仪式现场,毛主席堂侄毛岸平为新人们主婚,“中国第一幸福伉俪”蒋含宇、彭淑清带领新人宣读誓词:拒绝婚姻物质化,拒绝婚姻自私化,拒绝婚姻随意化,用诚挚注解婚姻直到永远!每一位新人都写下了想对另一半说的爱情箴言书,这份箴言书将被封存在韶山,七年之后才能打开。
  
  为迎接新人,运行了半个世纪的“韶山一号”专列火车充当了一回“婚车”,特设“幸福主题车厢”接运新人,喜庆的氛围让这辆绿皮车重焕光彩。广州铁路(集团)总公司长沙客运段长福车队党总支书记刘月群表示,从长沙到韶山票价只有9.5元,是全国区间运行票价最便宜的列车之一,选用这趟车也体现了对节俭办婚礼的倡导。
  
  “我的婚礼在韶山”已连续四届在韶山举办,活动旨在用实际行动响应中央厉行节约的号召,用简洁而又庄重的仪式完成人生大事。今年10月15日,893汽车音乐电台启动本届宣传,短短一个多月便有超过600对新人报名,大大超过往届。其中,有10多对夫妻都有公职人员的身份背景。

[NextPage]

五十对新人参加了此次红色集体婚礼

新人宣誓

新婚夫妇兴奋拥抱

  
  >>>背景资料:
  
  (1)韶山1号列车
  
  《火车向着韶山跑》,是60年代就开始传唱的一首激情飞扬的革命歌曲,记录了百万人涌向韶山瞻仰革命圣地的情景。当年,为了满足巨大的客流量,铁路部门专门开设了“韶山一号”,也就是现在的5365次列车。
  
  “韶山一号”已经运行了半个多世纪,是中国运行时间最长的火车,这也是其第二次被选用作婚车。“韶山一号”从长沙到韶山,票价只有9.5元,是全国区间运行票价最便宜的列车,选用这趟车也体现了对节俭办婚礼的倡导。
  
  为了欢迎参加“我的婚礼在韶山”活动的百位新人,“韶山一号”开设两节车厢作为新人专用的幸福主题车厢。乘务组提前对车厢进行了布置,既简朴又喜庆。新人们在车厢中合唱革命歌曲,充满了热闹、喜庆的气氛。
  
  (2)中国第一幸福伉俪——蒋含宇、彭淑清
  
  1959年的6月,毛主席回到了阔别32年的家乡韶山,和韶山学校的全体师生一起拍了一张照片,叫做《毛主席和少先队员在一起》。这张照片被诗人臧克家称为“笑的风要把人身撼动,纸面上仿佛听出声音”。也被评为毛主席一生最经典的一百个瞬间之一,曾经刊登在人民日报等大大小小的媒体上,甚至入选过小学课本。
  
  照片中,毛主席身边一左一右,站着一男一女两个少年,男孩名叫蒋含宇,当时负责给毛主席系红领巾,女孩名叫彭淑清,负责给毛主席献花。这张照片改变了他们的一生,他们受到毛主席的激励,发奋要考到北京去,再后来,他们结为夫妻,至今已经携手度过了42年的岁月。
  
  11月10日,已经68岁、两鬓斑白的夫妻,回忆起当年照片拍摄的情景,以自己一生“不给毛主席抹黑”的行动,来回应毛主席的嘱托。

来源:红网

作者:杨烊 乐言

编辑:刘飞越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4/11/16/4177918.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