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通整洁的天心区城南路街道。 李锋 摄
←由社区党员、普通居民等组成的特邀市容监督员每天走街串巷劝导店外经营、乱堆乱放等违章行为。邹麟 摄
记者 卜劲文
今年年初,一个聚力“六个走在前列”精细管理的战役在全市打响。在城市的最中心,面临繁华喧嚣大商圈、背靠人口密集居民区的天心区城南路街道,每一个社区、每一片网格、每一个小区都成为了建设美丽家园的主战场。如今,出门可以逛到靓丽时尚的步行街,回家的路也随时随地保持着干净整洁,在街头随机的采访中,居民们流露的幸福感由衷而生。
在这“繁华”和“密集”中如何找到城市管理的平衡点,如何让居住于此的老百姓安逸、舒心?
城南路街道的答案是按照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史上最严城管的要求,以群众满意为宗旨,通过在全市首创“6S”、四位一体管理模式,探索三步循环常态工作法,动员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城市管理,努力提升城管工作水平,实现了居民主动参与意识不断增强、市容秩序的明显提升和辖区面貌的日新月异。
优环境 市容微课堂搬上大马路
居民王利华对白沙路是再熟悉不过了。胸佩工作牌、胳膊上别着红袖章,70岁的她每天都会出现在白沙路沿线,义务履行着“红袖章”职责:劝导店外经营、乱堆乱放等违章行为。
今年上半年,77名由楼栋长、社区党员和普通居民等组成的特邀市容监督员正式上岗,一个个有关杜绝店外经营、乱堆乱放等违章行为的“市容微课堂”在马路上“开设”,他们散布在大街小巷,成为了一道流动的风景线。为了让门前环境更干净,该街道推出新招:推行门前三包“6S”管理,为城市管理注入新鲜血液。“6S”即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反馈(Survey)、素养(Shitsuke),由城管办牵头,组建门店、单位自律联盟,形成台账,市容监督劝导队每天参与,开展流动式巡查劝导,组织店家们互相学习,实现门前责任的常态化。
微笑、真诚、文明,市容监督员加入城市管理的大队伍,坚持在城市管理的最前沿,通过不断磨合、交流,最终赢得了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在日前大城管悄然形成的背景下,我们就是要打出属于城南路特色的城管品牌。”城南路街道负责人介绍。
在城南路街道辖区,曾经有个有趣的现象,可能因为背街小巷多,摊贩们推车挑担走街串巷总是与城管打游击,治理效果不佳。如今,通过推行“6S”管理,在原有城管队员和协管员、应急队巡查的基础上,志愿者和门店的“加盟”,人人以“主人”自居,一旦发现小摊小贩通过联动呼叫,应急队5分钟到场进行锁车暂扣,推车现象几乎杜绝,挑担现象大大减少。
天心阁东门,追着晨练居民而来的马路菜场,每天让这里一片狼藉。为了彻底还洁于民,街道社区干部、城管队员、协管员每天3人凌晨4时上路轮流守点,现场教育劝导,居民志愿者动态监督,难搞、邋遢,曾是这里街道干部一度的“老大难”和周边居民的“心头恨”,如今消失殆尽。
新手段 从飞信到微信的零距离对接
“这里有一堆垃圾,需要立即清理。”微信群上,一条消息跳了出来,还配有一张现场图片。“收到!”街道城管副主任欧阳伟看到后立刻回复,随即调度辖区相应工作人员前往现场处理。
从发现到清理干净,才花了不到十五分钟的时间,这样的处置效率比起以前有了大大的提升,而实现这一提升靠的就是一个小小的微信群。记者看到,城南路街道在原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建立了城市管理微信平台,创新发现、反馈、整改文明创建三步循环工作法,即:由街道干部为主发现,每天至少一小时;由社区安排人员适时整改;整改后进行反馈。微信群里200多名成员动态联动,信息不断刷新,街情巷况随时掌控,一目了然。
“原本街道社区干部、城管队员在遇到个别突发事件时只能用电话联系,如今效率更高了。”街道办一名负责人说,在此之前,以社区为单位,一个门前环境卫生责任制工作飞信群在街道社区和门店间搭起了沟通交流的“纽带”,通过将辖区1079个门店(单位)加入8个飞信群,定期发送信息,及时告知城市法规、及时督促整改、及时宣传教育,微信群的建立做到数字化管理、全景跟踪、实时反馈、及时处置,实现了城市管理的再度升级,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提升了环境整治效率。
几乎同时,一个印有辖区社区工作人员、城管队员、协管队员、特邀市容监督员照片和电话号码的“花名册”正式“入驻”门店,“一对一”与门店单位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需求,为他们排忧解难,用行动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店家们纷纷表示,这样贴心的服务不仅是挂在墙上,更是走进了他们的心里。
智慧管理,书写了美丽街区的“马上体”,传统和时尚管理手段的集合,更把城市纵向管理链和横向管理链有机结合起来,构造了一张可测量、可控制、可监督的城市管理网。
实成效 洁净背后是创新更是坚守
徜徉在城南路街道辖区的城区道路上,干净宽敞的路面、整洁有序的店铺、悠闲散步的行人,组成了一幅和谐生动的立体画。环境越来越好,秩序越来越佳……家门口悄然发生的变化,一些和街道干部交道较多的老百姓知道,这是街道班子定调谋篇,上下奋发作为、日夜坚守的结果。
控违拆违行动是一项政府工程更是民心工程。天心阁社区有一户居民企图借着房屋重建变相加层,街道执法队、综管队上门连拆三次,态度坚决,该居民再也没有触碰违建这根“高压线”。如今,即使有规划手续,街道也是监管到位一家再批另一家,做到防患于未然。近两年的控违拆违,始终保持了高压态势,彰显了街道控违拆违的决心,曾经是违建重灾区的天心阁社区没有发生一起新建违章。
作为城市的文化风向标,文化市场往往是一座城市文化底蕴的体现。在2011年以前,长沙清水塘古玩市场是全国闻名的古玩集散地,搬迁后,白沙路成为了清水塘古玩一条街的延伸地带,占据全市古玩市场的半壁江山。从周五开始直到周日,上百个摊位挤上了人行道,繁华的同时带来巨大的城市管理的烦恼。在近一年的时间里,每到周五凌晨5时,街道便派出3人提前介入配合市场宣传、告知、维持秩序。经过多次上门协调,市场方终于决定腾出停车场将外围的摊贩圈了进去。没有一次收缴,这条现当代艺术品街终于名副其实,成为一道靓丽风景。
文明执法,亲情服务;用心服务,真情管理,新风扑面。在全体干群卓有成效的城市管理综合行动中,这个品牌老街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也到了居民的普遍点赞。长沙市城管局从2014年开始将全市75个街道的民意调查成绩纳入对区、街道的考核,每月单独排名,城南路街道多次排名全市前十,全区前三,较好地体现了街道在城市管理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街情扫描
城南路,原为长沙城南的城墙,民国初年拆墙建路,为原环城马路的一段,1928—1931年建成今城南路东端。今天心阁下建有高架桥,被人喻为“古城王府最后的背影”之一。现今的城南路街道位于天心区东北角,辖区东接芙蓉路,南连劳动西路,西至黄兴路,北抵人民西路。辖区内路网四通八达,交通方便,是历史文化渊远流长的品牌老街,有全国闻名的历史风景名胜天心古阁、享誉中外的白沙古井、亚洲第一的摩天轮、全省高雅艺术圣殿之一的田汉大剧院、全省最大的体育中心——新世纪体育文化中心,是全市的文体活动中心和形象窗口。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卜劲文
编辑: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