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勇向刀锋扬正义的老交警夏广元

为人民贴心服务的老交警张奇
红网岳塘站11月19日讯(分站见习记者 彭婷)自湘潭城区警务站运行以来,市民每天经过岳塘区各交叉口时,总能看见几位忙于交通指挥的老民警。他们的两鬓已然斑白,但精神始终抖擞;他们的脸庞略显黝黑,但服务市民时的微笑却总是让人倍感温暖。他们日复一日,迎着朝阳上班、踏着星月回家,冒酷暑、斗严寒,只为保道路畅通,保人民出行平安。这几位“夕阳红”正是岳塘交警大队的老民警们。岳塘区共有11个警务站、1个综合中队,包含近百名交警,其中50岁以上的就有26人,年龄最大的已经59岁,平均年龄53岁。老交警们老当益壮,激情不减,斗志不消,被市民们亲切地称为永葆活力的“常青树”。
带头实干同事向他们“学”
老交警们虽然年龄大了,但他们不是“包袱”,是“宝贝”。他们充分发挥模仿带头作用,在工作中积极传、帮、带,始终战斗在交管工作的最前沿,当好队伍中的“引路人”。2012年,因警务体制改革,警务站民警从单一交警转变成了交通治安统管的工作模式。有一半的新民警是从其他警种刚调进交警的,而相关的要求和规范还没有完备,民警的心理状态也没完全转变。为帮助年轻民警尽快熟悉业务,老民警们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经验和方法教给这些“新手”们,带领他们适应新环境和新工作。
老同志发挥的积极作用不仅体现在传授经验上,更体现出对同事的关爱上。四中队民警陈棋患糖尿病和痔疮多年,视力下降,无法开单,因完不成每月的纠违量化任务而被评为年度C岗,陈棋的思想和心理负担很重。同事毛新球了解情况后,主动与他交心谈心,并帮他打报告给大队领导,建议领导针对他的身体情况减少量化任务。大队支委讨论后采纳了毛新球的建议,陈棋没有了思想负担,工作起来心里更踏实,情绪也更好了。
助人为乐群众讲他们“亲”
老交警们常说,严格执法容易,热情服务难,而这个难就难在热情。交警必须要有感情地开展工作,这个感情,就是对广大群众、普通百姓的博爱之情。
9月21日,板塘警务站民警夏广元面对连续捅伤两位市民的持刀歹徒,临危不惧,挺身而出,在被歹徒刺伤的情况下成功将歹徒制服,谱写了一曲正义之歌。
今年11月1日,市民林欣怿在建设银行岚园路支行办事时,不慎将钱包遗失在银行内,等他发现再折回去找时,钱包已不见了踪影。由于钱包内有重要证件和现金,林欣怿非常着急,迅速来到建设路口警务站求助。民警张奇第一时间与同事前往遗失地开展调查,经过努力查找,最终将钱包找回。当林欣怿从民警手中接过失而复得的钱包,且钱包内的一千多元钱和证件一样不少时,心情十分激动,连声感谢,并送来了一面写有“尽职尽责贴心服务”的锦旗。
积极主动领导夸他们“好”
今年10月,湘潭交警支队实行勤务模式改革,提高了街面见警率和管事率,劳动强度和交管工作压力进一步增大。岳塘交警大队负责人考虑到这些老同志年龄偏大,想给他们安排相对轻松的岗位,可他们却不答应,主动请缨,坚持要到最繁忙的交通一线去奋战。就这样,老交警们以十足的干劲投入到交管工作中,风里来雨里去。在高峰期站岗时,他们娴熟地指挥疏导交通;在平峰期值守时,他们规范地查纠各类违法行为;在处理突发事件时,他们又成了人民群众最坚实的依靠……
二中队老民警杨美福患有结石病,常常都要忍受着病痛的折磨,他完全有理由请假,但他却主动放弃了休息时间,只请医生开了必要的药并随身携带;需要输液治疗的,他就白天上班晚上去打针,晚上上班就打完针后直接去上班,常常是拔下针头便走上岗位。同事们无不被他的精神所感染,他所在的二中队当年就被支队评为“先进中队”,杨美福也被支队评为年度先进个人。
老交警们奉公务实的精神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赞誉,也在大队全体民警中带动起了一股“向老同志学习,向老同志看齐”的工作实干风。
老当益壮,老且志坚。“我们虽然年龄比其他民警大,但在工作中依然要像常青树一样,永远保持青春活力,为广大群众服好务,为交通舒畅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采访结束,三中队老交警何山美说。
来源:红网
作者:彭婷
编辑:邓瑶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