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艺天骄幼儿园,小朋友通过玩游戏来提升探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章帝 摄
红网长沙县站11月25日讯(星沙时报记者 潘东晓)孩子上幼儿园学得越多越好吗?提前打好基础上小学后进步更快吗?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每个家庭都十分慎重,他们关注的焦点便是学前教育阶段要不要小学化。
有的家长希望孩子上幼儿园时,幼儿园教的知识越多越好;有的家长则希望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在游戏中发展多方面的能力;更多的家长则在要不要小学化的争论中摇摆不定。
记者了解,教育部出台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应杜绝幼教小学化倾向。相关幼教专家也表示,幼教小学化违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将对孩子的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不利。
现象:还没开始教一半孩子会拼音
“班上60名小学生,至少三分之一的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就学习过小学才应掌握的拼音、生字、数学等知识。”长沙县黄花镇黄龙小学一年级班主任罗晓告诉记者,这说明他们就读过的幼儿园有小学化教学倾向。
“班上40名学生,还没开始上新课,大约一半学生就会拼音,但掌握的程度参差不齐。”城区的百熙实验学校一年级班主任冯老师说道。
“有一定小学知识基础的学生,短时间内掌握得可能更快一点,但是我喜欢'慢一步'的学生。”罗晓说,他们上课注意力更为集中,学习兴趣和能力也更强。“进入小学一年级,不管有没有基础,老师都会从零开始教学,一旦有小学基础,孩子往往不认真听讲,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
“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已经有不少幼儿园已经认识到小学化倾向的不利影响,在幼儿教学中进行转变,但总体来说,城区幼儿园好于农村幼儿园,公办幼儿园好于民办幼儿园。”六艺天骄幼儿园园长沈聘婷告诉记者。
原因:幼儿园不教知识家长想要转园
“我家孩子认识几百个字了。”“那你家孩子真聪明,我家女儿连数数都数不清。”“幼儿园教了什么?”“没看到教什么,整天就看到老师带他玩儿呢!”某幼儿园门口,放学时段,几个家长交流着孩子的学习情况。因为孩子在幼儿园没学到什么知识,家长林先生脸色越来越绿。
“我听老师们说过,所有知识读小学时都会教,如果幼儿园教了,不仅让孩子重复学习,也违背了孩子的成长规律。”林先生告诉记者,“可是一对比别人家的孩子,个个是'神童',心里越来越没谱。”
“通过游戏和活动,让孩子全面发展能力是园方的说法,这看不见摸不着。学几个生词、做几道算术却是实打实的本领。”另一位家长吴女士说,对比别人家的孩子,她莫名产生了“恐慌”:孩子没学到知识,是不是比其他孩子差劲?读小学后没有基础,跟不上班怎么办?为此,她一度产生了让孩子转园的想法。
“家长担忧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以及相互攀比产生了恐慌,因此不少家长要求幼儿园教学提前小学化,这导致部分民办园小学化倾向难以转变并长期保存。”沈聘婷说。
转变:教育部严禁提前教授小学内容
“我在用扑克搭房子,两张扑克折叠并树立起来,然后再在上面盖一张,就像一座小木屋了。”昨日,六艺天骄幼儿园里大(一)班的幼儿们正在开展区域自选活动,该园除了上、下午各半小时的集中教学外,大多通过开展活动为孩子打下“幼小衔接”的能力基础。在该园看来,通过活动培养幼儿能力比教授小学知识重要得多。
“现在的学前教育对比民国时期,从单一角度来看反而退步了。”回顾学前教育发展史,沈聘婷说,“民国时期的幼儿园叫蒙养院,是家庭教育的辅助机构,注重保育环节。现在的不少幼儿园与其相比,其教学理念有所偏差。”
“中国的学前教育最早学自日本,强调孩子到大自然中学,快乐成长。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后,学习化取向严重,以学习的结果来评定幼教的好坏,到了上世纪末本世纪初,转变为注重学习的过程,强调孩子是不是轻松、快乐的学习,学习过程是不是尊重孩子,但是仍是以学习为取向。”沈聘婷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对幼教理念的认识,幼儿教育理念也得到了进一步更新。
2012年教育部出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南指出幼教应以成长化为取向,在健康、语言、社会、艺术、科学五大领域,奠定孩子终身发展的基石。即幼儿教学应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尊重幼儿学习特点和方式来开展。“教育部指南的出台正是为了防止和克服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严禁幼儿园提前学习小学内容。”沈聘婷说。
相关链接
国外幼儿园都教啥
美国:幼儿园给孩子设置的学习课程不多,大多数是PIay-based(以玩为主),其余的也以手工和户外活动居多。
挪威:孩子在幼儿园里可以爬树、爬山、在草地上打滚,让幼儿亲近阳光和自然,同时也教文明礼貌行为方式等。
澳大利亚:让孩子们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是澳大利亚幼儿园的主要任务。老师会带他们出去做游戏,去动物园、博物馆、水族馆这些地方参观,让他们通过自己的眼睛,自己的触摸来感受这个世界。
来源:红网
作者:潘东晓
编辑:王娉娉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